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2014年中關村海創園孵化成果涌現

日期:2015-07-30  來源:中國軟件網
[字體: ]

  1.優化服務平臺,吸引眾多新創項目落地

2014年小微企業數量以迅猛的態勢快速增長,截至2014年底,中關村海創園在園企業數量高達1462家,其中新入駐企業達303家,較2013年增加61家。海創園眾創空間集群前期培育項目達到800家左右,大部分項目有自主知識產權。

2.海歸人才首選,形成高端人才聚集地

2014年在園海歸人才總量猛增,中關村海創園成為大量高端海歸人才的首選,是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建設人才特區的核心力量。截至2014年底,海 創園在園海歸人才總數達到3166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高達90.4%;新引入海歸人才933人。累計“千人計劃”156人,“海聚工 程”221人,“高聚工程”133人。高學歷、關鍵技術人才聚合效應顯著,形成“高端引領、帶動全局”的人才發展格局。

3.重視企業政策宣講,落實效果顯著

中關村海創園一直重視政策的切實落地,并幫助入園真正享受到政策帶來的各種好處。2014年中關村海創園借力各類優惠政策新引進海歸人才933人。 海創企業在2014年獲得政府扶植資金9193萬元人民幣。對于所有與海創園和海創企業相關的政策,海創園均給予了高度重視,在政策落實方面更是力爭做到 落實無死角。為此,海創園堅持舉辦各種政策宣講會、一對一交流等活動,介紹中關村、北京市的發展特點、發展方向及優惠政策,讓海創企業對政策有更深入的了 解。并且,各海創園還會對海創企業政策落實進行監督,保證政策的落地。

4.聚集高精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下,作為聚集海外高端人才、創新創業資金、優質的科教資源以及強大的導師力量等優勢的中關村海創園,在自主創新領域取得了 突出的效果。2014年在園企業研發投入總額達到23.41億元,占收入總額72.12億元的32.5%。在園企業累計知識產權投入3.3億元。截至 2014年底,在園企業累計獲取知識產權數量為9294項,比2013年增加1888項,增長率20.3%。其中專利3917項,注冊商標1346項,軟 件著作權4008項,版權23項。科技成果轉化1331項。

5.發揮資源優勢,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重大的國家戰略。在此大背景下,各海創園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部署為契機,積極發揮自身的綜合優勢,通過資源整合、產業轉移、服務輸出等方式,積極為京津冀的產業升級與轉型服務。目前,中關村海創園已與京津冀地區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實驗室、產業技術研究院、中試基地及測試中心等4個產業服務機構。中關村海創園正在充分利用天津和河北地區的政策、資源以及區位優勢、實現三地間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與優勢互補,最終帶動海創園創新創業資源的溢出,推動產業的有序轉移,促進京津冀地區的創新協同發展。

6.培育高端科技企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我國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也是北京市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目前,中關村海創園在聚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特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在中關村海創園中,新一代信息技術類企業所占比例高達64.7%,生物醫藥占比為9.3%。緊隨其的是節能環保、新材料等行業。


 

2015 年第八屆中國軟件渠道大會以“產業鏈合作 平臺化生存”為主題,與大家攜手開啟軟件行業的跨界轉型之旅。本屆大會輾轉北京(4月28日)、沈陽(5月25日)、深圳(6月24日)、武漢(6月26 日)、上海(7月21日)、南京(7月23日)、杭州(7月24日) 、成都(8月26日)、西安(8月28日)、廣州(9月15日),為軟件業上演一次跨界盛宴。

了解詳情請點擊: http://cscc.soft6.com/2015/

報名鏈接:http://soft6.com/topic/sign_up/qddh_bm/book.php

欲報(he)名(zuo)走起請致電:孫女士 010-84802535/18612870613

 郵箱:bm@soft6.com(報名站點+姓名+公司名稱+聯系電話+職位+郵箱)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