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動,更是針對個人的挑戰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解讀國務院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
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從此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
《意見》明確了11項互聯網+重點行動,內容涵蓋制造業、農業、金融、能源等具體產業,也涉及環境、養老、醫療等民生領域。同時,國務院確立了3年短期發展目標,到2018年,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基于互聯網的新業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動力,互聯網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互聯網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該目標將預期階段性成果進行分解,在發展環境方面,積極推行新的監管機制,順應互聯網融合趨勢,打破傳統政策壁壘,并開發公共數據資源。
另外,國務院還明確了10年長期目標,2025年,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該目標描畫了中國互聯網二十余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在規模化制造的強大基礎上,通過與互聯網更廣闊、更深入的融合,從而形成新型經濟常態。
傳統經濟形態發展趨于飽和,其促進經濟增長的勢頭將逐漸下滑。因此需要通過互聯網的創新思維模式,創造更多的產業增長模式,從而促進經濟穩步增長。《意見》明確的11項重點行動,站在國內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覆蓋經濟、社會全領域,與社會民生息息相關,具有強大的創新潛力。
1、國家戰略高度的“互聯網+”,與我們認知的有什么不同?
大部分人眼中的“互聯網+”,或許是通過應用軟件滿足我們的需求,比如“網約車”、“團購點評”、“網上超市”等業務形態。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具象化使用,我們的選擇變得更加多元化、定制化。這是站在消費者角度的“互聯網+”,即“to C”的互聯網+模式。
《意見》指出,要在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形成制造業網絡化產業生態體系。
由此可以看出,此次國家推行“互聯網+”行動,其意圖在于互聯網融合制造業,將“互聯網+”從“面向消費者”轉向“面向生產者”,即“to B”的互聯網+模式。企業作為互聯網+行動的主要載體,互聯網企業應該率先打造新型的互聯網產業生態,傳統企業則以互聯網為依托,進行創新思維、商業模式、人才結構等領域的深度變革。
2、互聯網+難倒企業,但根本還在于個人
《意見》推行的“互聯網+”行動,同樣旨在各類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企業生產力,減少企業生產中存在的低效能體現,將產業鏈末端的消費信息,在全產業鏈間實現“云共享”,指導產業鏈各節點的生產制造,從而提升企業長尾收益。
傳統行業積極推動互聯網+轉化,有些企業的確在互聯網+中嘗到了甜頭,但也有不少傳統企業依然收效甚微。傳統企業擁有雄厚的資源、財力積累,但缺乏創新思維;互聯網企業擁有最新的技術、新型的商業思維模式,但缺乏對傳統行業的了解認知。傳統企業與互聯網思維的糾結與隔閡仍然存在。究其原因,除了傳統行業與互聯網雙向認知都很不充足,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跨界人才匱乏。
以當下火熱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為例,P2P企業相關負責人均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產品經理及運營崗位,是典型的復合型人才崗位,需要既懂金融又懂互聯網的雙向人才,然而這種人才在市場上少的可憐。
“目前的解決辦法只有降低用人標準,能夠找到一個懂得互聯網運營推廣的員工,已經很值得慶幸了,至于金融相關專業知識,就只好慢慢接觸、慢慢學習吧。”一位P2P從業管理者這樣說道。
3、互聯網+行動,必然成為就業者能力的巨大挑戰
面對互聯網人才高度稀缺的現狀,各類尋求互聯網轉型的傳統企業,花重金引進互聯網相關人才。雖然可以適當地解決企業燃眉之急,但人才質量參差不齊,模棱兩可,終將導致企業轉型過程受阻。在企業講求利益最大化,加之互聯網行業瞬息萬變的特征,這并不會是個長久之計。企業對人才的專業能力要求,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及高度,這對就業人員的能力挑戰,可謂是十分巨大的。如果就業者無法提升行業+互聯網的雙向專業性,那么終將在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浪潮中,被無情地沖刷掉,最終成為河床上的砂礫。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是由中關村人才協會發起成立的全國唯一互聯網+人才類學院。其執行機構為北京中軟榮耀科技有限公司。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以行業及企業需求為主導,系統地培養相關人才,以解人才需求之渴,在為企業提供人員的同時,為企業用人保駕護航。學院給予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的前提下,以實用、先進、標準化的課程體系,每天的課程即日后的工作流程,嚴格的管理及考核制度,為社會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社會人員二次就業、解決行業企業用人需求及帶動行業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學院整合了業內最優質的師資力量,匯聚了多家頂尖機構骨干講師、專家團隊,師資力量均為實戰派行業精英,并聯合企業一線的項目總監經理、創業公司核心團隊、職業經理人、獨立職業人、公司合伙人、天使投資人、創投人、業內導師級專家等進行課程研發及教學。
學院互聯網運營課程集成了互聯網營銷策劃,互聯網營銷數據分析,互聯網精準廣告投放,網站建設,搜索引擎營銷,電商平臺運營,新媒體運營等課程。課程體系設置科學全面,更是來源于企業實戰總結,具備很高的實用性和競爭力,具備本套課程體系知識技能的工作人員,無疑會成為各行各業企業運營團隊的中堅力量。學院課程總體集成了多項內容體系,以模塊化分步教學,各模塊化課程融匯貫通,在為企業發展盈利保駕護航的同時,助力學員在職業發展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遠。
中關村互聯網+人才學院以實戰應用作為目的,將不同的技術逐一教授給學員,真正實現了技術作為工具的意義,用互聯網模式為企業開辟新業務,用互聯網思維武裝全體人員,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將低溝通成本,創造新的發展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