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中關村是北京乃至全國當仁不讓的火車頭。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這些年的數字足以讓人振奮。去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達到了3.05萬億元,約占全國高新區總量的七分之一,增加值超過4千億元,對首都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最近幾年,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席卷全球。有人推算,用戶接觸手機的時間相比接觸電腦的時間要多14倍。也就是說,移動互聯網將是一個比互聯網更大的市場。比起互聯網創業,移動互聯網的創業門檻更低,不需要名校背景,也不需要高學歷,一個人、一臺電腦、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始創業了。也因為如此,這些人創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辦公空間、人才、資本等創業服務。
中關村就是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業中心。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關村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中心。有人做過統計,手機中一半以上的軟件產品就誕生在中關村,最頂尖的移動互聯網開發人才也聚集在中關村。因此,中關村對辦公空間、人才、資本等創業服務有著巨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車庫咖啡、36氪等創新型孵化器應運而生,企業成長所需的人力、資金、市場等“養分”都能從這些創業服務企業中一一獲取,創業因此變得更簡單。通過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中關村打造成了一個創新創業的沃土,讓創新創業成為一種風尚。
小企業在創業中尋求創新,而在中關村已經打出一片天地的領頭企業也正在搶占全球科技創新競爭制高點。在第四代移動通信和移動互聯網、高端液晶顯示、集成電路制造先進裝備和工藝、北斗導航應用、生物健康等戰略新技術領域已取得重大突破,截至目前,中關村企業共牽頭創制國際標準144項、國家標準2778項。在不少領域逐步掌握話語權。比如移動通信領域,大唐電信牽頭制定了全球兩大4G通信標準之一的TD-LTE標準,聯想、小米公司在智能移動終端領域實現了高速增長,出貨量位居全球前十。
聯想、京東、小米、百度、中國普天、清華控股等一批領軍企業已經或正在邁向千億元級收入規模,在“高精尖”領域躋身國際舞臺。在生物健康領域,中關村企業掌握了國際領先的重組蛋白質藥物規模化制備技術,開發的重組人胰島素、人血白蛋白等檢測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