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前11個月中關村示范區人均收入169萬元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發布中關村示范區去年的發展數據。全市“兩高”產業總收入超七成來自中關村;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總收入也有近 五成來自中關村。此外,去年1月至11月,中關村示范區人均實現收入169.3萬元,同比增長14.3%;人均實現利潤12.3萬元,同比增長20%。
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關村示范區實現總收入3.5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實現利潤總額2832.3 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實繳稅費1867.3億元,比上年增長23.9%。明顯高于同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和第三產業營收增速,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和 第三產業營業收入合計的28.3%,對全市經濟形成較強帶動力。
數據還顯示,去年前11個月,中關村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分別實現總收入3095.8億元和6607.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6%和 8.7%,合計占全市“兩高”產業的73.9%。前11個月,中關村文化創意產業實現總收入4292.2億元,同比增長15.4%,增速高于全市文化創意 產業8.1個百分點,占全市文化創意產業的46%。“高技術制造和高技術服務業比肩發展,科技與文化融合態勢繼續擴大。”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 隊有關負責人說。
此外,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沖擊下,新技術應用、產業跨界融合、商業模式創新等新現象頻出,中關村發展呈現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 模式共同作用的新趨勢,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涌現。據對中關村新興領域高成長企業數據測算,去年1至11月,互聯網門戶和電子商務類重點企業 實現總收入1792.9億元,同比增長70%。從事音視頻和智能終端類重點企業實現總收入2812.7億元,同比增長36.2%。大數據和云計算類重點企 業實現總收入486.3億元,增長30.1%。科技金融、健康服務業、大氣治理和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類重點企業分別增長47%、24.5%和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