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女人 > 媽媽寶寶 > 正文

孩子敲東西是在探索

日期:2007-01-11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晨晨半歲多了,平時看起來乖乖巧巧,卻有個壞習慣,總喜歡敲打東西。吃飯時,他會拿著筷子不停地敲打碗和桌子;玩玩具時,他會抓起其中的任何一件,去敲打周圍的物品,桌子、椅子、冰箱、電話樣樣都逃脫不了他的“毒手”。晨晨媽媽為這事愁得不得了,該怎么才能制止孩子這種奇怪的行為呢?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對孩子來說,敲東西就是他們為滿足好奇心采取的一種方式,是他們在對外界進行探索。”北京金色搖籃智力開發中心教研部主任陳一彬說,一般情況下,孩子在1歲以內敲打東西是正常的。

  陳主任說,孩子在半歲至一歲左右時,大腦正處在一種模糊的意識狀態下,對外界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希望在視覺和聽覺上,尋求對外界的感知。孩子在敲打東西時,雙手是在觸摸外界事物,敲打發出的聲音又會刺激大腦反應,引發孩子的思考。比如,孩子在用筷子敲桌子或碗時,他可能就是在想:“為什么敲碗和桌子時發出的聲音不一樣?為什么碗的聲音會比較清脆,桌子的聲音會比較悶?”同時,各種物體碰撞時的不同聲響,也會讓孩子覺得很開心。

  “基于這些原因,如果家長刻意去制止孩子的行為,就無疑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展了。”陳主任說。那么,面對不斷宣告“傷亡”的家具,家長能做些什么呢?耐心解釋并適度容忍是最佳的選擇。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解釋:為什么敲打不同東西發出的聲音不一樣?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敲打的,哪些東西是易碎,不能隨便敲的?如果孩子敲打東西發出的聲音很有節奏,也可適當給他些表揚,這樣就能滿足他們尋找快樂的愿望。

  有時候,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敲著玩,或變換著節奏敲東西讓孩子聽,使他們的雙手和眼睛都能從中得到鍛煉。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