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便匆匆來襲。過敏性疾病,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均需要較長的時間治療。專家表示,過敏性疾病要找出過敏原,加以適當處置后,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診治。
幾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
過敏癥鼻炎、支氣管哮喘
過敏性鼻炎
癥狀:眼睛鼻子癢、打噴涕、流鼻血、鼻塞、說話有鼻音,有些還會造成喉頭、耳道癢,甚至頭暈、頭脹感,孩子往往因此而注意力不能集中。
致病原因:由環境中的過敏原(尤其是塵螨)作用于有遺傳感受性體質的孩子身上,而造成鼻腔內的過敏性炎癥反應。
過敏性鼻炎的臨床癥狀與一般上呼吸道病毒感染造成鼻炎的不同之處是:后者造成的鼻炎癥狀,通常在5~7內會改善,不會超過3周;若孩子鼻炎癥狀反反復復超過3周,則必須考慮有過敏性鼻炎的可能。
處理原則:首先家長要找出過敏原,并加以適當的避免或處置(尤其是塵螨)。然后帶孩子到醫院診治。對于極少數已正確改善環境,避免過敏原及刺激物,并接受適當的藥物治療,卻仍持續有嚴重癥狀的過敏性鼻炎患兒,可選擇脫敏療法。
支氣管哮喘
癥狀: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表現為呼吸困難、氣促、胸悶、咳嗽、咳痰等。咳嗽一般在夜間或清晨發生。
常見發病原因有:吸入物,分為特異性和非特異性兩種。前者如塵螨、花粉、真菌、動物毛屑等;非特異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感染,哮喘的形成和發作與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關。食物,因為嬰幼兒容易對食物過敏,但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引起過敏最常見的食物是魚類、蝦蟹、蛋類、牛奶等;氣候改變也可引起;精神因素,如情緒激動、緊張不安、怨怒等;運動,約有70%~80%的哮喘患者是在劇烈運動后誘發哮喘,這多見于青少年;最后是由于藥物,有些藥物可引起哮喘發作,如心得安、阿司匹林類藥物等。
護理要點:除去過敏原。花粉、煙塵、羽毛、棉花、魚、蝦、海鮮、牛奶、油漆、橡皮、染料、化學品、磺胺藥、青霉素等,均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回避不適宜食物是食物過敏的最好治療。此外,還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疲勞過度,淋雨受涼或精神方面的刺激。
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灰塵飛揚,盡量不要用羽毛類衣被。干冷的天氣與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急劇變差時,會造成病童的氣喘病發作,此時應戴口罩或盡量避免外出。另外,在家里使用瓦斯、木柴、煤炭、或液態石油產品煮食或燒烤食物,其所產生的室內的空氣污染物質,皆可誘發早已不穩定的呼吸道而引發氣喘。抽煙與吸二手煙皆會增加異位性個體氣喘病發作的機率。
飲食。宜給予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頭號流質或軟食,宜多飲開水。平時應注意勿食刺激性食物和冷飲等,以免誘發哮喘。
用藥。有發作預兆時應及時用藥,可避免哮喘劇烈發作。
休息。患兒應臥床休息至癥狀消失,枕頭需抬高,取半臥位。嬰幼兒可抱起輕輕拍背,便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預防冬季常見病要注意清潔衛生,讓寶寶養成勤洗手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