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的女兒菲菲4歲了,最近帶她出去玩,她老喊“腿痛”,走兩下就說腿軟。唐先生為菲菲仔細查看了一番,既沒發現外傷,也沒找到特別疼痛的部位。唐先生放心不下,帶著菲菲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檢查后表示,菲菲的腿部一切正常,孩子之所以喊“腿痛”,主要是因為處在生長快速期出現的“生長痛”。
那什么是“生長痛”?孩子出現“生長痛”,家長該怎么辦?
專家分析
“生長痛”不影響孩子成長
廣西中醫學院附屬瑞康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林宗漢表示,很多青少年在身體快速發育時期都會遇到“生長痛”這種問題。“生長痛”是在無明顯原因情況下膝關節、小腿上方的疼痛,一般發生在夜間,程度有輕有重,以酸脹痛為主。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朱微微表示,“生長痛”一般出現在孩子的兩個生長高峰。第一個生長高峰是4~6歲,第二個生長高峰是青春期。
為什么會出現“生長痛”?林宗漢表示,“生長痛”發生的原因至今尚不明確,一般認為與兒童生長發育快、某些微量元素攝入不足有關。有說法認為,“生長痛”是因為處在生長期的孩子,其肌肉生長的速度跟不上骨頭生長的速度,從而使肌肉拉扯所致。林宗漢在臨床上發現,出現“生長痛”的孩子都會出現一段時間發育明顯、胃口大、運動強度大等特征。
林宗漢稱,“生長痛”一般呈周期性發作,2~3個月后會自行緩解或消失。“生長痛”不會留下后遺癥,也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傷害。
專家提醒
辨別“生長痛” 家長勿大意
判別孩子是否為“生長痛”,醫生一般從這幾個方面考慮:一是看局部有沒有紅腫或明顯的壓痛;二是看有沒有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癥狀;三是拍片查看骨頭有無異常。如果孩子進行以上檢查后仍沒有任何發現,一般就可判定為“生長痛”。
朱微微與林宗漢均表示,雖然“生長痛”不會留下后遺癥,也不會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造成危害,但家長在孩子出現“腿痛”的時候,千萬大意不得。外傷、輕微骨折、骨腫瘤、關節炎等都有可能與“生長痛”相混淆。因此,孩子在出現“腿痛”時,家長不可輕易自行做出判斷,而應帶孩子到專科進行檢查,排除其他疾病。
專家建議
生長快速期 補鈣很重要
孩子出現“生長痛”,說明孩子正處在快速生長期,這時家長一定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營養攝入。林宗漢表示,家長在讓孩子均衡飲食的同時,要注意補充鈣質,可以吃些魚肝油補充維生素D和維生素A,以促進鈣質的合成。“孩子在青春期時,鈣的沉積率要達到40%,如果達不到,會加速成年后骨質疏松的出現。”朱微微表示,給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孩子補鈣是非常重要的。
“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讓陽光照射人體,也能促使鈣質吸收。”林宗漢說。另外,局部的按摩、熱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解“生長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