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營養標簽里藏有哪些奧秘?哪些成分是必須標明的?究竟要以什么順序標明?營養標簽是廠家自己貼注的還是國家統一貼注的呢?牛奶和含乳飲料、果汁和果味飲料有何區別?食品包裝袋上標注的營養成分可信嗎?昨天下午,在本報與廣州市科協合辦的科普大講壇中,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柳春紅專門對食品營養標簽進行了大揭秘。
柳春紅介紹,食品營養標簽是向消費者提供的食品營養成分信息和特性的說明,包括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和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在營養標簽上,哪些成分是必須標明的呢?柳春紅說,食品企業對食品進行標示時,必須首先標示能量,然后是4種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
有聽眾提問,對普通消費者而言,那些表示營養成分的數字根本不知道是何意義,看了也不懂。食品標簽能否標明這個食品不適合患有哪類疾病的人吃呢?柳春紅回答,這一點做不到,因為不可能讓所有食品把哪些不宜吃的病種都標注出來,只能由消費者自己判斷。
對于孩子和老人兩種特定人群來說,挑選食品該注意些什么呢?柳春紅說, 0~1歲的嬰兒階段最好的方式就是吃母乳,至于1~3歲的幼兒,盡量挑容易消化的食物,盡量少吃含有添加劑的食品。
她還提醒,孩子最好少吃零食。“3歲是孩子口味定型的階段。而市場上大多零食都添加了很多添加劑。如果這一階段培養了孩子的重口味,以后他一輩子的口味都會偏重。比如喜歡吃咸,而口味咸,就容易得高血壓。”
食品包裝袋上標注的營養成分可信嗎?柳春紅說,一個產品的營養含量一般是跟它所標注的營養標簽符合的,應該是可信的。“事實上,對自己食品的營養成分能標注、敢標注的企業,其實都是有實力的企業。因此,挑選食品時,營養成分標注越詳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