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科技資訊 > 正文

和芯星通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日期:2016-01-21  來源:海淀園對外合作處
[字體: ]

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向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在大會上發表講話。

  其中,和芯星通《多系統多頻率衛星導航定位關鍵技術及SoC芯片產業化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首個獲得國家科技獎的北斗芯片成果,彰顯了和芯星通在北斗衛星導航核心基礎產品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方面的突出地位。

  該項目涉及的技術是我國北斗導航衛星系統核心技術之一,屬用戶終端段的基帶信號處理技術和高精度測量定位技 術。項目發明的多系統多頻率通用基帶處理技術具有重大技術創新性,項目成果包含多款高性能SoC芯片,已經實現規模化生產應用,覆蓋“米級、亞米級、厘米 級、到毫米級”的定位精度,可實現一套硬件引擎分時處理不同衛星導航系統,實現功能、性能、功耗和成本之間平衡,對基帶芯片設計有很強的技術引領作用;針 對北斗優化的高靈敏度捕獲跟蹤技術達到了捕獲-145dBm、跟蹤-160dBm的國際一流水平;衛星信號發射時間模糊度解算方法和北斗三頻長距離RTK 載波周期模糊度解算技術達到了同類技術的領先水平,可極大縮短用戶系統的熱啟動時間,提高長基線解算可靠性,實現厘米級實時定位的精度。該項目實現的性能 指標總體已達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技術成果結束了我國衛星導航領域長期“無芯”的歷史,實現了我國衛星導航從全球產業鏈低端向高端的突破,打破了國外產品對我國市場的長期壟斷,有力促進了國產品牌的發展和普及,也為國家戰略基礎設施和國防建設提供了安全保障。

  該項目研發的衛星導航基帶芯片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在民用商業市場和軍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2015年上半年芯片銷量已超過220萬片,北斗芯片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

  專家指出,該項目成果具有一定先進性,推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化進程,實現了北斗產業的快速升級。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級顧問孫家棟指出,這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項目,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在世界上表現了北斗強國的夢想。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