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從今年1月份上馬以來,僅有8家公司在此掛牌,累計成交金額也只有4000萬元,“掛牌慢”和“成交清淡”成了兩大特征。
證券業協會副秘書長鄧映翎透露,為破解這兩大困難,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引進新的市場功能和交易模式,即掛牌公司可以通過定向增資的方式進行融資,交易模式將采取電子化報單形式提高效率。
鄧映翎表示,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基本上已經達到此前設定的目標,掛牌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定向增資政策不明確,代辦系統只有資本退出功能,缺少融資功能,企業缺少積極性;二是券商推薦掛牌的保薦費只有10萬元,卻要做相當于主板IPO的盡職調查,權利義務不對等,券商缺少積極性;三是該系統實行備案制,每一家掛牌企業碰到的問題不盡相同,耗時非常多。
鄧映翎認為成交清淡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五方面:一是試點初期宣傳比較少,不為外界所知;二是現行的建行結算模式,不符合投資者習慣,因為投資者需要另行開戶,而且不與其他市場相通;三是買入者一般為機構、大戶,采用買入持有的方式,到目前為止沒有投資者買入賣出;四是對于掛牌公司,要求分3年進行全流通,創業投資者已經出現無股票可賣的情況,比如世紀瑞爾本來1300萬原始股,已經賣出800萬股,無法繼續賣出;五是系統交易停留在原始的人工報單模式,只有價格、數量完全一致,而且雙方確認,且賬戶資金充足的情況下才可以成交。
為此,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采取以下兩個改善方式破解“掛牌慢”和“成交清淡”兩大問題。
一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增加融資功能,掛牌企業將進行定向增資試點。此前,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只是一個創業資本退出的市場,不具有融資功能,因此成長中的企業沒有掛牌積極性。初步規定,掛牌企業的定向增資人數將不超過20人,企業股東總人數不超過200人,增資后需要鎖定一年才能流通。
二是改進交易模式,采用電子化報單,采用定價委托,只要價格相同無論數量是否一致,都可以成交,這樣就可以提高效率。
另據鄧映翎透露,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將逐步擴大試點,逐步推廣到52個高新區,成為全國統一的場外交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