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11日,中關村(000931)以連續兩個交易日的漲停板為節后走勢開了個好頭。因為就在當日,國務院原則通過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下稱《綱要》),該《綱要》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規劃了“至2020年總收入達到10萬億元”的新目標,依中關村2010年總收入達1.5萬億元計算,這意味著,未來,不僅是中關村總收入,還有其企業總量、創新型人才隊伍,乃至現已初具規模的“中關村板塊”都將迎來10年近7倍的快速增長期。
[免費診股]
- 船舶制造股借助“航母”走強
- 高送轉是“買一贈一”游戲
- 連續兩季減持 基金拋售94只股
- 農業板塊投資機會在一季度
- [微博]老股民預測2011年行情走勢
- [股吧]周一大盤極有可能這樣走
- [和訊知道]羅牛山能否中長線持有
西部證券代辦股份轉讓部總經理程曉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綱要》的頒布對中關村板塊各股而言不論短期、中期、長期都是利好。
各部門協同確保政策執行力
針對《綱要》,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綱要》還未正式公布,但去年底(2010年12月23日)已獲批實施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下稱《條例》)卻是為實現《綱要》目標提供的有力保障。可以說,此次《條例》相較1988年的“18條“及1999年的“中關村條例“更為具體且與時俱進,更貼近企業,也更具執行力”。
該負責人還向記者介紹,“本次《綱要》、《條例》不再采用過去由園區管理者編制、執行的流程,而改為由國家各產業主導部門協同完成。其宗旨是以企業為核心,充分運用中關村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抓住世界金融中心、科技中心由西向東轉移的契機,結合中關村企業發展現狀、環境制定更為科學的發展目標及策略。”
《證券日報》記者從科技部獲悉,《綱要》編制是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際協調小組”統籌領導下完成的,相關部委(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等)都已將具體工作安排下達給北京市各相關委、辦、局。管理層意在通過各部門協作,確!毒V要》目標的實現,《條例》法規的執行力。
中關村傾力成果轉化、人才資源
相對于1988年“18條”及1999年“中關村條例”,新版《條例》共計10章68條,其不僅通過4大核心篇幅闡述了中關村未來發展“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人才資源;科技金融;核心區建設”的側重。更充分展現出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在政策先行先試方面帶給創業者的優惠。
例如,在支持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方面,《條例》鼓勵科技人員以知識產權、科技成果等無形資產入股的方式在示范區創辦企業;支持企業聯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組織組建產業技術聯盟。符合條件的,可以申請登記為法人;鼓勵示范區內的企業成立專利聯盟,構建專利池,提高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能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管委會領導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迄今為止,中關村創新發展的優勢仍集中于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充分調動科研人員創業的積極性,確保知識產權是中關村持續發展、持續創新的法寶。
科技金融以真金白銀為創新護航
更為現實的還有,《條例》要求使用市、區兩級財政資金的采購以及市、區兩級財政資金全額或者部分投資的市政設施、技術改造、醫療衛生、教育科研、節能環保等項目,應當采購、使用示范區創新創業主體的創新產品。
北京市人民政府設立示范區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在示范區創新創業、建設創新環境和促進產業發展。還可以運用科技產業投資基金和綠色產業投資基金等產業投資基金,支持科技成果在示范區轉化。
《條例》要求市金融等行政管理部門健全企業上市聯動機制,為企業上市提供綜合協調和指導服務,支持示范區內的企業上市。支持示范區內的企業在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并支持示范區內的企業運用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公司債、信托計劃等方式籌集資金,拓寬直接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