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電子賣場聞名的中關村西區,將和低端的電子產品銷售說再見。未來5年,這里將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金融創新中心。
昨天,記者從海淀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了解到,海淀區今年將加大中關村西區的轉型力度,重點治理電子賣場,壓縮低端商業業態比例,為引進知名的科技金融機構騰地兒。
中關村西區不再增電子賣場。
“創新企業要發展,一離不開技術;二離不開金融。”海淀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海淀轄區內有20多萬個經濟主體,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科技型中小企業,這類企業普遍具有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但固定資產不多,融資困難。
2009年,海淀啟動了首都科技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即以中關村西區為載體,建設科技金融功能區;通過引進金融機構,創新金融工具和服務模式,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題。
而當時的中關村西區科技金融特色并不突出。以電子大賣場為代表,多種業態并存,商業所占比例偏高。特別是電子大賣場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并且相對低端的電腦硬件類銷售占到了絕大多數。
為給科技金融機構進駐騰地兒,2009年7月,海淀區發布通告,對中關村西區現有業態進行調整,不再鼓勵電子賣場、商場(店)、購物中心等業態在該區域發展。對于已有的低端商業業態,通過市場機制逐步淘汰,置換出空間吸引科技金融類聚集要素。
同時,海淀區還對中關村西區寫字樓資源進行了摸底清查,并聘請專家對西區現有的55棟寫字樓的業態進行了統一規劃。不適合西區“科技金融功能區”定位的業態逐漸遷出,今后也不再引進。
電子賣場轉型科技體驗中心
經過一年多的業態調整,中關村西區商業格局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各商業樓宇通過各種手段,開啟自我轉型之路。
原本以電腦硬件類銷售為主的電子大賣場,如海龍、鼎好、E世界等,開始對硬件銷售類公司實行“只出不進”的管理辦法,即現有的銷售公司可以撤出,但是新的銷售公司不再引進。替代小型、低端的電子產品專柜,體現高端、最新技術的知名品牌專賣店和旗艦店在電子賣場逐漸增多。
同時,包括電子賣場在內的各商業樓宇,通過壓縮商業面積,騰出空間,為高端產業進駐提供便利。據了解,僅海龍大廈就騰出營業面積約3萬平方米。去年7月底,全國首個虛擬現實產業聚集區在海龍大廈落成,虛擬現實技術體驗中心同時向公眾開放。此外,促進臺資金融企業和相關金融機構等金融要素聚集的“中關村臺資企業資本中心”去年在鼎好揭牌;中關村服務式創業中心也在E世界落成。
知名企業入駐政府補貼房租
據統計,通過“騰籠換鳥”,整合樓宇資源,截至目前,中關村西區已陸續引入中國技術交易所等10家知名科技中介機構,12家科技金融專營機構,6家外資銀行;并掛牌成立了中關村PE大廈,吸引了英菲尼迪、IDG等40家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入駐。而整個海淀區,各類金融機構已超過1500家。
今年,海淀區將進一步加大對海龍、E世界、鼎好等電子賣場的治理力度,騰退低端商業業態,為科技金融機構入駐騰出更多的空間。對于擬入駐的科技金融機構,海淀區還將在房租等方面給予資金補貼。
預計在5年內,海淀區將初步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金融創新中心,駐區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總數達到2200家,股權投資機構達到500家,管理的資金規模達到5000億元人民幣,境內外上市(掛牌)企業達到300家。
到2020年,海淀將建設成為與中關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地位相匹配的金融創新中心,形成“主體多元、交易活躍、要素聚集、體系完善、機制靈活”的科技金融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