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將至,給家里的各種家電“洗個澡”成了家庭都要做的一項工作。家電清洗的范圍也逐漸擴大,不再只是空調和抽油煙機,飲水機、熱水器、洗衣機、冰箱、電視機等也都成了清洗的對象。這些家電自己清洗并不方便,需要專門的清洗公司來做。但是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數目眾多的“清洗公司”提供的服務讓人難放心。
價格混亂 同種家電差三倍
又到了換季的季節,家住航天橋的肖先生準備給家里的空調、洗衣機和抽油煙機都做個“大清洗”,可電話咨詢了幾個“清洗公司”后他卻犯了迷糊,“他們說的清洗的部件都差不多,也都說保證給洗干凈,但價格卻差了好幾倍。”肖先生向記者介紹,僅是清洗洗衣機,有的公司向他要價50元,有的則要價150元,差出近三倍。空調、抽油煙機的清洗價格也差出不少。“不知道該怎么選,便宜的,怕他們清洗得不干凈;貴的,又怕和其它家清洗效果差不多,花冤枉錢。”
記者日前電話咨詢了數十家清洗公司,發現家電清洗服務的價格非常混亂,除了極少數清洗公司有統一的價格明細表外,大部分清洗公司的服務價格還是“隨口要價”。當記者詢問家電清洗價格時,這些商家往往稱,電話里很難給出具體價格,得上門看看家電臟的程度再定價,“好洗的和難洗的肯定不一個價。”
清洗人員隨口要價是否違規?記者致電北京市價格舉報電話12358咨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家電清洗的價格屬于市場定價,但如果消費者遇到要價過高的情況,可以撥打價格舉報電話投訴。
缺少監管 清洗效果難衡量
除了價格混亂,家電清洗怎樣才算洗干凈,消費者自己并不清楚。家住海淀的劉女士因為家里的抽油煙機噪音變大而且效果不好,今年4月初花了100元請人做了一次清洗。但人家只是用清洗噴霧對金屬過濾網和集油通道進行了簡單的清洗就算完了,并沒有拆開清洗。當時劉女士也提出了質疑,但對方卻稱抽油煙機都是這么清理的。因為清洗后效果不明顯,劉女士又找了維修人員上門修。但拆開一看,發現抽油煙機的內壁和排煙道有厚厚的一層污垢,只得重新進行了清理。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消費者對家電的清洗方法和清洗效果都沒有準確的概念。“我對家電一竅不通,人家說洗干凈了就洗干凈了。”一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但他同時也提出疑問:“家電生產銷售和維修都有技術監督部門、工商部門檢查管理,為什么清洗就沒人管?”
清洗有標準 但企業不愿執行
“其實對于家電清洗國家是有一定標準的,只是現在沒人執行。”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道出了實情。去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家用空調的清洗服務標準和其他一些家電的清洗服務實施細則。按照這些標準,空調清洗除了檢查電源線路的安全性,還要清洗過濾網、蒸發器、冷凝器等重要部件;冰箱除了外觀清洗,還涉及內部的冷凍冷藏室清洗;洗衣機則要檢查用電、用水的安全性以及洗滌、甩干等核心功能的測試,還要對內筒消毒浸泡和清潔。并且在上述所有家電的清洗保養過程中,都要進行整機運行性能的檢測。
然而在記者的調查中,知道這些標準的家電清洗服務人員卻少之又少。不少空調清洗人員表示,空調清洗服務只包括散熱器、過濾網等部件,并不包括蒸發器、冷凝器的清洗,“這都是公司給設置的清洗項目,至于有什么操作規范,我們不太清楚。”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家電清洗要求服務人員必須了解各種家電的結構、易污染部位等相關知識。好的清洗師傅都是會維修家電的,“但如果按規范干,一天也洗不了幾臺,錢就賺得少了。”另外,現在家電清洗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家電售后服務市場的技術工人十分缺乏,有的家電清洗商家在繁忙時臨時雇人,簡單教一教就上崗。這樣的清洗人員,對于標準根本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