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7日 昨天市民劉先生來電反映,上周末他到中關村海龍攢電腦,不慎中招,多花了兩千塊。劉先生說,此前看過本報報道,對可能存在的騙術留了心眼,但商家修改出貨單的方法,讓他始料未及,防不勝防。
資料圖(圖文無關)
上周末,劉先生來到中關村海龍,想攢一臺電腦,網上報價4500,他想看看實地價格能否便宜些。劉先生來到海龍后,照例沒能逃過門口數名“腦托”的眼睛,很快被他們帶到了一家看似聯想的專賣店。
劉先生回憶,他在店內與營業人員說明來意后,對方用一張紙詳細記錄了所需電腦的配置,并報價4200元成交。在劉先生準備交錢時,對方拿過來一張空 白表格,是一張出貨單,上頭只寫了組裝主機一臺,其它格子里沒有字。營業人員讓他在表格下方簽了字。“我當時沒察覺出,這個環節有任何問題。”
待劉先生交完錢,商家突然以CPU的問題要求劉先生加價,幾句話談不攏,劉先生要求對方退錢。“我只不過剛剛交了錢,電腦都沒看到呢,為什么不能退呢?”商家則以已經出貨為由,拒絕了劉先生的要求。
按照慣例,這件事又鬧到了客服。劉先生卻驚奇地發現,剛剛營業人員拿的那張幾乎空白的表格上,此時已經寫滿了字,上頭新加的字是所攢電腦的配置,這 些配置與自己要的完全不同,而商家也把一臺沒有見過的主機搬了出來,并稱這是劉先生確認過的配置,這臺主機也是按該配置攢的,已經攢好的機器,不能退。
“那張出貨單下方有我的簽字,就好像我真的確認過一樣,讓人有口難辯。”劉先生說,昨天商家跟他商議,這臺已經攢好的主機雖然不能退,但可以加價更 改配置。“事到如今也只能吃個啞巴虧了,除了更改配置加了錢,這臺電腦里還有很多我不滿意的地方,還得我自己繼續調整,總預算已經比最初的超了2000 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