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0人次的政協委員、工作顧問、專家學者,110次調研,5個課題組……成就了市政協“關于加快首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若干問題的建議”,昨天(20日)下午市政協常委會通過該建議。
人才
進京落戶先夠積分
在人才方面,建議呼吁根據不同機構特點完善現有人才評價體系,綜合考慮科技貢獻、專業技能、在京時間等多方面因素,試行人才引進的積分制度,申請人員在達到既定的積分后可獲得進京戶口指標。
人口
加強中心城疏解規劃
建議應明確中心城功能疏解的方向和任務,加強中心城功能疏解的規劃和研究,認真解決好疏解什么、為何疏解、由誰疏解及如何疏解等關鍵問題。對于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要求或對首都核心功能正常發揮起負面影響作用的功能,必須采取行政強制輔以經濟制約的措施加以清理。
新城
建立公共交通支撐體系
解決新城吸引力不足和“城業失衡”問題,應重點支持新城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環境建設,提高新城的吸引力。建議指出,應強化軌道交通系統的服務和引導作用,建立高效、便捷、安全的新城公共交通支撐體系。加強產業布局與新城建設的協調統籌,避免新的“城市病”,以產業引人、控人,解決“城業失衡”、“落地不能生根”問題。加大新城城中村、棚戶區和城鄉結合部搬遷改造的力度,探索符合北京特點的城鎮化新模式。
水資源
停建洗浴中心高爾夫球場
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建議指出,應樹立“量水發展”觀念,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建立水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評價指標體系,將水資源管理水平納入政府和領導干部績效考核范圍。盡快落實階梯水價規劃目標,停建洗浴中心、滑雪場、高爾夫球場,有節制建設大水面、大綠地,在洗車、園林灌溉、道路保潔等領域強制推廣使用中水。
治療“城市病”我來開藥方
北京市政協常委會昨天通過“關于加快首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若干問題的建議”,七大方面54條具體建議為北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出謀劃策。在緩解中心城人口壓力、建立公共交通體系、遏制水資源浪費、解決“城業失衡”等方面,開出了治療“城市病”的藥方。如何治療當前我們面臨的“城市病”,避免新“城市病”的發生,你有什么良方?
別總是拆了建建了拆
金閎偉:“城市病”是綜合病癥,不但要治標,還要治本。現在本市人口眾多,覺悟良莠不齊,應該首先從文明建設抓起,大家覺悟高了,能夠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了,首都精神面目大有改觀了,其他問題再逐個擊破。
千字文:停止在老城區的大拆大建,避免功能區集中,保護古都風貌!
沙小易:提高大城市準入門檻,夠條件的才能遷戶口。
老大找感覺:關鍵是制定“規劃”的部門和人士要注重科學,把“科學發展觀”切實貫徹到“規劃”中,要切記“著眼長遠”,不能總是“拆了建,建了拆”。
天使的翅膀:與其把錢花費到整改上,還不如把上班的辦公室挪到郊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