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到7月底了,湖北省某高校應屆畢業生小李的工作還沒著落。他不喜歡自己所學的電氣自動化專業,也不知道自己對什么工作感興趣,將近一年的時間都在“撞運氣”似的投簡歷。曾有一家網絡公司看中了他,但他嫌工作太辛苦,“要一天到晚跑出去拉廣告跑客戶,我一個也沒拉到,干了半個月就辭職了。”就這樣,他一直在尋找并焦灼著。
畢業季已過,社會上仍有一些像李嵐一樣的“畢剩客”(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大學畢業生——編者注)。他們并非無業可就或不想工作,而是挑肥揀瘦,主動放棄一些就業機會,這樣的情況被稱為“選擇性失業”。
造成大學生選擇性失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調查顯示,62.5%的人認為是因為“高校教育和社會需求脫節”。高校教育一般偏重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缺少充分的技能實踐和應用,而企業需要實戰能力強、職業經驗豐富、入職就能迅速上手的應用型人才。顯然,高校的教育模式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缺憾。
針對此情況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飛教授指出,我們要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使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與社會需求接軌。無疑職業教育彌足了高校教育這方面的不足。
北大青鳥專為破解大學生就業困局而設置的學士后課程是眼下最行之有效的途徑。而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http://www.bjaccpedu.com )在學士后課程的教學和就業方面的成績更是北大青鳥體系內首屈一指。
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http://www.bjaccpedu.com )坐落在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中關村地區,周圍高等學府和知名企業云集。依托中關村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校區組建了一支在技術實力和教學經驗雙雙領先于國內同類教育機構的金牌講師團隊。90%的人擁有計算機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在相關領域有8年以上的技術開發、項目管理經驗。不僅在“學什么”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更在“怎么學”方面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獨特經驗。
獨特的、注重實踐的教學方法更是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http://www.bjaccpedu.com )學士后課程的特別之處。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斥巨資打造了強大的學習平臺,采用RPL角色扮演學習,學員的學習效果會被實時監控;擋板設計,讓學員牢牢掌握每一階段的技能。平臺上虛擬的工作過程、工作環境、崗位晉級路線,讓學員的工作經驗來自真實的工作體驗。
憑借優異的教學質量,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就業中心目前與7000多家企業合作,千名學員由中心推薦到周邊地區就業。因此獲得中國投資促進會服務外包委員會授予的“最具競爭力的IT人才培養基地”以及近千家合作企業聯合授予的“企業最佳合作伙伴的”榮譽。高達98%的就業率和全程就業訓練的獨特模式使得校區的就業中心在國內企業及畢業生中享有盛譽。
選擇北大青鳥中關村校區(http://www.bjaccpedu.com )的學士后課程,不但可提升職業技能、職業素質、工作能力,而且可迅速與社會需求相接軌,成功拒絕選擇性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