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生活 > 正文

【名校情報】我是這樣做課題“老板”的—— 中關村一小教師團隊立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開題會

日期:2016-09-28  來源:搜狐公眾平臺
[字體: ]

點擊上方“校長會” 可以訂閱哦!

  在這里觀察學校

  在這里理解學校

  在這里建設學校

  “校長會"凝聚全國教育精英,提煉中國教育智慧,與您一路同行!

  

  中關村第一小學

  

  2016年6月,中關村一小數學老師陳千舉、井蘭娟、杜新元、馬寶悅團隊成功立項 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將開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代數思維的研究”

  

  9月22日,課題開題會在中關村一小舉行。 北京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劉加霞院長、北京市教科院規劃辦郭秀晶副主任、海淀區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嚴星林所長、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科研副校長項純博士作為專家評審出席了開題會。

  

  

  一小在區級“十三五”課題申報中成功立項的26個課題的負責人也參加了課題會。

  

  

  

  目前,中關村一小總共有在研 市規劃課題3個、區級課題33個。

  課題速遞

  

  

  

  “一切問題都可以轉化為數學問題,一切數學問題都可以轉化成代數問題,一切的代數問題都可以轉化為方程,于是,一切的問題均將迎刃而解。”

  ——數學家、解析幾何創始人笛卡兒

  教學能教出問題來

  “a只青蛙2a張嘴,2a只眼睛4a條腿”,a到底是什么?

  課題組的數學老師們發現: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經常會理解成“無數只青蛙無數張嘴,無數只眼睛無數條腿”。對學生而言,他們很難把a理解成可變化的數。

  陳千舉老師知道代數思維的水平高于算術思維水平,學生的數學學習是由 依靠具體數的算術學習用字母表示數的代數學習發展的。

  

  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代數進入數學學習體系;到了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就逐漸過渡到以代數學習為主了。很多中學教師都表示學生從“算術思維”向“代數思維”的發展非常艱難。

  

  代數思維的形成無疑應該是學生中小銜接中的重要一環。對此,陳千舉老師和教研組的其他數學老師們開始思考:學生在小學階段能做些什么呢?小學數學教師又應該怎樣去開展教學呢?

  

  經過深入的思考、默契的團隊合作,加上一小對于教師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引導,陳千舉老師團隊目前的研究課題應運而生。

  

  從算術思維到代數思維的跨越是兒童數學學習必經的重要階段,這個過渡并非一個經過練習能夠跨越的量變過程,而是一個必須經歷結構轉化的質變過程。

  科研要做出成果來

  

  數字化時代,代數已經成為通向高等教育和機遇的大門。

  

  代數思維作為重要的思維工具,能幫助學生進行 數學推理、拓寬思考問題的深度,對培養學生的 抽象思維能力有著重要作用。在數學學習中, 逐步完成從算術思維向代數思維的過渡,是小學生 數學認知發展的主要標志。

  

  以課改理念為指導、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陳千舉老師團隊將 設計滲透代數思維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早期代數思想,為實現學生算術學習與代數學習的無縫對接做準備。老師們還會通過 課例研究,探索提升小學生代數思維的有效方法,從而改進數學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代數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

  

  

  

  

  

  

  專家觀點

  

  

  

  

  “

  劉加霞, 北京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院長:

  陳千舉老師團隊的課題,選題非常重要、富有挑戰性。在小學階段探索代數思維的教學方法,是一件很難也很有意義的工作。此外,課題在科學性和規范性方面都比較扎實,在代數思維的核心概念界定上非常明確,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郭秀晶,北京市教科院規劃辦副主任: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市老師的科研熱情也創了歷史新高。這個課題能夠經過嚴格評審獲得立項,很不簡單。一小的老師們在教學 工作之余能夠開展研究,相信你們會成為北京教育科研的中堅力量。本次的課題貼近課堂、貼近實踐,開題很規范,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未來,希望老師們能夠 聚焦主題、理清思路,取得豐碩的成果。

  

  “

  嚴星林,海淀區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所長:

  研究課題的文本非常規范,各位區級課題的負責老師在課題體例上應該以此作為參考。在內容上,本次的課題報告還需要進一步細化題目、整合目的和意義方面的內容,將內容邏輯理得更加清晰。

  

  “

  項純,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博士、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科研副校長:

  這個課題有“真問題”、“真研究”。“真問題”指研究問題來自孩子們的學習問題,老師們也從學科的視角認定了它的價值。“真研究” 是指課題研究科學規范。開題中涉及到課標、教材,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這些都很規范。最后課題研究還要揚長避短。目前的“不足”是理論研究方面,所以 老師們在保持一線教學實踐這個長處的同時,要多學習研究先例,把課題做得更好。

  

  作為課題老板,陳千舉老師說,課題的成功立項離不開一小良好的科研氛圍、離不開一小老師們日積月累的開放合作。優秀課題的萌芽和成長離不開好的 環境。老師們在教學實踐中產生問題、在科研土壤中思考問題,一小的科研沃土孕育出了一大批優秀課題。多年以來,一小始終堅持“科研先導,助力教師發展”。 教研相長,學校為老師們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科研環境。未來,老師們也會讓更多的研究成果服務教學、服務學生。

  

  開題會結束后,海淀區教科院教育科研管理研究所嚴星林所長對一小在區級“十三五”課題申報中成功立項的全體26位課題老板進行了培訓,在課題開展的操作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給出了詳實有效的建議,解答了老師們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一小依靠科研激發教師自主發展的活力。幾年來,在組織化、制度化、常態化的基本經驗影響下,學校有一半以上的教師參加到了區級課題的研究中。今年成功立項的1個市級課題和26個區級課題中,研究的主題就來自各類課程。

  學校通過擴大教師的科研自主權,賦予教師科研管理權,激發教師自覺、自主地開展科學研究,增強科研活力,提升科研水平。

  既能做好課堂上的老師,又能做好課題的“老板”。老師們用不斷探索的精神,為一小的課程創新和教育改革增添了無窮的動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