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3日,中關村擁有馳名商標的企業28家,合計馳名商標31件,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駐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辦事處與北京市工商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分局成立短短一年多,馳名商標數量增長63%,與中關村創新平臺(原首都創新資源平臺)配合下,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在示范區作用明顯,商標戰略實施工作成績卓越。
小窗口 大創新
以制度建設推進優質服務
2009年10月14日,國家工商總局出臺了《關于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意見》,其內容就包括了支持市工商局在中關村示范區設立分局,此外,還授予“分局”企業登記管轄權,以及“實行先行先試、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示范區實施商標發展戰略”、“積極做好示范區加快發展綜合服務工作”、“積極為示范區加快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秩序”等共計六大項43條支持意見。
2009年11月5日,“辦事處”與“分局”同時揭牌,成為總局與市局在中關村的窗口,一方面提供常規服務,一方面出臺支持政策。“分局”依托中關村創新平臺在一區十園所在地工商分局注冊大廳設置“中關村示范區分局登記注冊”窗口,并以此作為“政策先行先試工作組”的對外服務窗口向社會公示。
辦事處是國家工商總局1979年恢復建制以來,在地方設立的第一個窗口單位。“工作完全沒有經驗可循。”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說,在總局上班不用著裝,而在辦事處工作屬于窗口服務,必須著制服。而這也成了這個全新窗口里制度建設的一個縮影。
辦事處開張當天,中星微、北大方正和大唐電信等企業就紛紛前來咨詢商標問題,而“愛國者”提交的商標注冊申請及商標異議申請,則成為了辦事處受理的第一份申請材料。目前,辦事處窗口受理量已經從最初的每天幾件,猛增到每天最多達90多件,截至今年5月31日,辦事處累計受理各類商標申請22189件,現場直接發放商標注冊受理通知書8244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北京市工商局呈報的《關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駐中關村辦事處工作情況的報告》中批示“伯華同志:工商總局對中關村的支持取得明顯效果,表示感謝。”
小嘗試 大平臺
出臺辦法落實43項扶持政策
2010年9月至12月,市工商局陸續出臺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股權激勵登記試行辦法》、《公司債權轉股權登記管理試行辦法》和《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組織形式轉換登記試行辦法》,進一步落實總局43項扶持政策。其中,“債權轉股權”首次允許公司債權人將其對公司享有的合法債權轉為出資,增加被投資公司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為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渠道。示范區分局有關負責人說:“這是企業以前想都沒想過的。”
同時,作為國家工商總局對示范區分局先行先試的措施之一,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從2009年度開始試行報備式年檢,去年,示范區共受理年檢企業8216戶,其中符合條件參加報備式年檢企業7630戶。2010年度的年檢企業已經進行公示,截至目前,年檢公示信息未收到社會投訴或舉報,這表明示范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填報的年檢材料真實性已得到社會初步認可。
2010年12月23日,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為支持促進示范區發展建設和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提供了法制保障。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市工商局參與了《條例》的調研、起草和論證過程,并將43條支持意見中涉及創新創業主體、科技金融等內容的部分加入《條例》之中。負責人還透露,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的配套規章,《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企業登記辦法》正在研究制訂中。
2010年12月31日,國家與地方創新的合作平臺——首都創新資源平臺(現中關村創新平臺)揭牌成立,市工商局向“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促進中心”派駐一名處級領導參加政策先行先試工作組,推動中央與地方創新資源的有效整合。
小品牌 大市場
打造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區
2010年5月,中關村示范區正式獲批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區。去年,市工商局共認定2009年度北京市著名商標137件。今年,中關村辦事處積極鼓勵、服務秀水街商戶注冊、使用自有商標,18家商戶2月提交了21份自由商標注冊申請,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說,申請注冊自有商標為秀水街商標保護開辟了新路,秀水街也將甩掉“傍名牌”的帽子。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村企凡客誠品的副總裁吳聲詼諧地用《鵲橋仙》表達與辦事處的“相見恨晚”。凡客誠品是自有品牌B2C企業,品牌保護是其重中之重,目前已提交商標注冊申請400多件,并依據《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建立了屬于自己的商標檔案系統,并有專人負責商標公告監測事務。但在辦事處成立前,凡客的一件商標注冊申請在異議期內已經積壓了3年半多,辦事處成立后,凡客通過“綠色通道”異議商標予以審理,積壓多年的案子得以解決。吳聲說,商標局駐中關村辦事處富有前瞻性的工作并非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辦事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辦事處今年明確將推進示范區實施商標戰略列為首要工作,在與市局商標處建立工作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商標局駐中關村辦事處、中關村管委會創新處、市工商局商標處、市工商局示范區分局四方會商機制。此外,辦事處還將與中關村管委會共同編撰發布《中關村商標發展報告》(白皮書)。
示范區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分局將進一步加大中關村示范區商標行政執法力度,研究中關村商標品牌促進專項資助政策,將著手進行商標培育、保護的工作,對獲得馳名、著名商標的企業進行獎勵。此外,還將研究“中關村”品牌保護方案,為“中關村”區域品牌塑造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提供支持。
在兩萬多申請商標注冊的中關村企業中,19件馳名商標只是其實太小的一部分,但有著辦事處和分局的支持,更多小品牌將會在中關村創新平臺上拓展更廣闊的市場,吳聲說,我們何其生而有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