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打造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日期:2011-06-14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東方正通公司即將上市,董事長張驥每天忙于應付各項事宜,睡眠不到4個小時。當記者在公司會議室見到他,他燦爛的笑容擋不住滿臉的疲憊和眼睛中的紅血絲。但談及企業發展,聊到創新,他仿佛充了電一樣立刻恢復了精神,侃侃而談中分享他的智慧結晶。

  扎根海淀  迎接機遇

  問:東方正通2002年成立,今年銷售額將突破4億元。你認為,公司取得如此發展成績的關鍵點有哪些?

  張驥:東方正通今年正好成立9年。公司成立不久,2003年我國爆發SARS設情,當時,我是海淀區政協委員,我聯合另外6個政協委員給海淀區政府寫了一封信,提出要用高科技手段抗擊SARS,并得到相關部門領導的認可。于是,中國第一個區縣級政府應急管理信息系統——東方正通開發的北京海淀區抗擊SARS政府應急管理信息系統誕生了,該系統在海淀區抗擊非典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后,東方正通又相繼主持開發了北京市公共安全信息網、北京市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平臺和北京市值守應急系統,在北京18個區縣、22個市級應急處置單位及314個鄉鎮街道成功應用。

  近年來,東方正通還參與編寫了多個國家級、省部級信息化標準,承擔了聯合國UN GAID綜合減災與應急科學數據共享應用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應急運行指揮技術保障系統方案規劃、衛生部中國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基本數據及標準體系研究等國家級項目。2006年,東方正通成為惟一代表北京市入圍國務院“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應急平臺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的課題承擔單位,并且是8家入選企業中惟一的民營企業,實現了多年前確立的目標。

  東方正通是一家地地道道從海淀成長起來的企業。如今,我們在廣東、黑龍江、上海等省(市)設立了全資分公司,逐漸形成了覆蓋華東、華南、東北、西北、西南五大區域的戰略發展布局,公司全面參與了20多個省級、市級的應急管理指揮平臺的規劃或建設實施,承擔了農業部、國家海洋局、國家地震局、國家氣象局、鐵道部、國家電網和新疆油田等120多個國家部委和大型企業應急平臺的規劃與信息化建設項目,成為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應急行業信息化建設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

  總結東方正通的發展歷程,我認為把握機遇、選對地方非常重要。機遇實際上是一個企業戰略的體現,企業有了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并不斷為之努力,等到合適的時候,戰略就會實現。如果企業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戰略,根本不可能有機遇。

  問:2010年12月10日,中關村發展集團以集群投資方式,代表北京市政府向東方正通等8家物聯網企業投資近6000萬元。請問,在東方正通的發展過程中,中關村和海淀園對企業提供了哪些幫助和扶持?

  張驥:與其說東方正通很幸運,不如說東方正通選對了成長的地方。我們在海淀園注冊成立以來,一直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先后從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海淀區科委獲得多項資金支持,并作為中關村重點瞪羚企業獲得資金支持,公司建設的應急平臺也得到了支持,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對我們多年發展成績的認可。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出臺后,中關村對創新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東方正通也成為中關村首批股權激勵試點企業。去年年底,中關村發展集團給予投資支持,東方正通會很好地利用這筆投資,完善產品,為我國未來物聯網的標準制訂提供很好的實踐基礎。現在東方正通公司正在積極運作上市,政府的投資會對社會資金起到了引導作用,我們也受到很大的鼓舞,會繼續努力,保持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海淀園對“十百千”企業、瞪羚企業予以支持,因為這些企業值得去支持。就在今年的4月15日,北京中海投資管理公司作為海淀區重點產業化項目(首批)股權投資專項資金受托管理機構,代表海淀區政府和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向東方正通股權投資900萬元。

  政府的支持在于撬動和引導,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值得支持的地方。東方正通去年銷售收入達到2億元,今年預計將突破4億元,明年爭取達到7億元,要快速成長為“十百千”企業,進入新的發展層面,放大資金效應。

  國際化是企業成功的必由之路

  問:面對當前的形勢,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東方正通很早就積極參與公共安全領域重大國際項目研究與合作。東方正通有哪些經驗可以為其他企業借鑒?

  張驥:我1992年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然后到聯想工作,之后一直在外企工作,直到2000年從美國回到北京。由于我在外企工作時間比較長,2002年成立東方正通的時候,我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IT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英文單詞,一個IT公司一定是一個國際公司,IT企業的管理者要具備國際化視野。

  IT領域技術不斷更新,從傳統的PC技術,到互聯網技術、再到后來的物聯網技術……只有具備了國際化視野,我們才會在全球范圍內了解很多新興的技術,并從中篩選真正可以引進并使用的技術。

  正是由于具有國際化視野,東方正通選擇了應急信息管理作為公司業務的切入點,并于2003年5月在國家版權局注冊了一個軟件——政府應急管理信息系統。這是中國版權局有史以來注冊的第一個政府應急管理軟件。

  當然,每個企業的發展模式不盡相同,企業是否國際化取決于企業創始人和管理團隊的理想。我擔任海淀區工商聯副主席,和很多企業家打交道,發現有的企業家還沒有實現國際化發展的想法。這不僅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現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目標帶來不少困難,也會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我想說,沒有全球化視野的企業,其成長力有限。

  一個IT企業要稱得上成功,就要看它能否在國際范圍內獨樹一幟。就像索尼代表著日本,蘋果的iPhone4代表著美國,企業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應該是一個民族的英雄。

  問:企業國際化有哪些技巧?

  張驥:2003年我們開始做應急信息管理系統,2006年國際化成為公司未來發展的目標。2007年,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國際應急領域的會議,我作大會發言時介紹了東方正通中標的應急運行指揮技術保障系統方案規劃。當時在大會現場的國家海洋局、國家地震局等很多部委領導邀請我參加2008年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辦的國際應急年會。在那里,我認識了國際應急管理學會的主席,加入了國際應急管理學會,并競選當上了該學會一個分會的主席。

  后來,東方正通相繼加入聯合國信息通訊技術與發展全球聯盟、美國應急管理技術委員會、美國醫療和管理系統協會和國際結構信息標準化組織等國際組織,并發揮了核心作用。公司還與英國利茲大學、英國拉夫堡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野村研究所等國際知名大學、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交流與合作機制。2008年,東方正通投資成立國際減災與應急管理技術研究院,成為我國首家由企業牽頭成立的應急管理研究機構。

  所以我認為,國內企業要實現國際化,最初可以從參加國際大會,加入國際組織入手,并由此進入行業核心。

  2006年,海淀園在全國高新區中率先出臺“中小企業國際化專項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支持企業參與國際會議、參與學術研討等國際交流、國際合作項目等做法,它成功意義不僅是提出了對企業的資金支持,更是對園區企業實現國際化過程最基本的、最到位的一種理解和支持。

  海淀園進一步營造創新環境

  問:近年來,海淀園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但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企業或企業家還不多。你認為,海淀園應該如何進一步增強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活力,提高大企業創新資源整合能力,形成一批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張驥:大家都在說創新。究竟什么人在創新?是非創新不可的人。我向來認為,企業太小不用創新,企業太大不創新。這樣分析可以看出,中關村應該扶持的恰恰是“十百千”企業,即中型企業,而不是小企業。

  我的企業是從小企業發展過來的。在企業剛剛創立不久,規模不大的時候,企業老板首先考慮的是企業存活問題,整天為員工溫飽而苦苦掙扎,精力不可能放在創新上。而且,小企業即使有一次創新,之后將是漫長的等待,它需要考慮市場、資源等問題,技術并不是其訴求所在。而中型企業則是最有創新沖動和欲望的,中關村更應該扶持這樣的企業。

  我認為,中關村要真正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創新中心,決策者應該分析一下,未來國際大的科技趨勢和走勢是什么,海淀的優勢產業到底是物聯網、智能交通、公共安全還是別的什么?一個園區應該明確特有的產業業態。

  其次,從園區企業自身的發展來講,創新需要人才。高科技企業要吸引人才,要給人才解決戶口、房子和孩子問題,如果解決不了生存層面的這些基本問題,有些優秀人才就留不住。

  近年來,海淀多措并舉打造人才特區首善之區,發布了《北京市海淀區“十二五”時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15年)》、《海淀區推進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若干措施》、《海淀區高層次人才聚集服務實施辦法》和《海淀園首批人才租賃住房配租方案》。這些舉措將使原本就人才濟濟的海淀真正能成為創新人才的家園。

  問:在當前的形勢下,東方正通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張驥:我們現在正逐漸從一個傳統的IT企業轉型為一個物聯網設備生產加工企業,未來將結合此前軟件產品的積累,增加嵌入式的芯片、工控、智能設備等。如果轉型不成功,企業銷售額永遠只能做到年銷售額10億元,如果轉型成功,我們預計在2018年將做到年銷售額50億元。

  東方正通的企業文化是“自強不息、和而不同、博學篤行、興業有德”。我希望通過10年至20年的努力,使東方正通成為海淀區值得驕傲的一個企業,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影響力,為國家爭光,讓員工沒有白干。

  當前,中關村正在為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而努力,園區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積極轉型,打造成與之相匹配的國際化企業。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