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新趨勢:高校變身創業大本營

日期:2015-06-01  來源:北京商報
[字體: ]

  放棄高薪職位選擇創業、勇敢走出“象牙塔”選擇創業、最酷的事情就是“創業”……當前,鏡頭下的中關村正上演著一部名為《大學生創業潮》的“新 電影”。一幕幕大學生創業的場景,正在北航軟件學院、北大創業訓練營、北郵零壹時光等高校中不斷上演,高校正變身成為承載創業夢想的創業大本營。

  “創業是苦日子但很開心”

  “孫老師,我決定回國創業,能在蘋果公司、美國Groupon團購網做‘數據科學家’的Offer我都拒絕了……”年初,當呂云回到北京,站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院長孫偉面前說這番話時,孫偉感到驚訝,“這些都是世界頂級的科技公司,何況還放棄了再過3個月就可獲得的人才綠卡……”

  呂云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第一屆本科畢業生,隨后研究生畢業前往美國佛羅里達攻讀博士。如今,已獲得博士后的呂云,放棄了令許多人羨慕的進入國際一流企業的機會,在母校北航開始了創業。

  “我現在過的是苦日子,每天做軟件、改設計忙到很晚,但我很開心,樂此不疲。”每每被問到“創業日子好不好過”時,呂云會這樣說。“去年底看到國內的創新創業氛圍很好,融資、政策、人才都到了最好的時候,我去美國收拾東西,5天后就回到了北京。”

  呂云說,自己是深思熟慮后才做出這個抉擇的。“回來前,我坐在床上思考了兩天,都說沒準備好失敗的創業者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創業者,我想到了困難,但相信總會成功的。”

  看著呂云帶領團隊創業,孫偉也深切感受到了青年人創業的激情,在專業指導之外,他也一直陪伴著團隊“頭腦風暴”,打磨產品。

  “想做點事來改變社會”

  5月7日,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周四。“我今天見到李克強總理了。”達客旅行的CEO劉統一一回到北大創業訓練營就興奮地和小伙伴們分享自 己的神奇經歷,“我跟總理面對面聊了十幾分鐘,他人很親和,手很寬厚。確實有眼袋白頭發,肯定比我們這些創業的辛苦多了。我們聊了大學生創業和北大創業訓 練營的事,后來又聊到了知識產權和創業氛圍的事……”

  “說沒說我們達客旅行?”一位同事打斷了滔滔不絕的劉統一,問出了我們所有人最想問的問題。“……你們知道嗎我是跟總理面對面交流時間最長 的……”他開始顧左右而言他。“所以,提沒提到達客旅行?”小伙伴們窮追不舍。“總理人真的特別親切,你們知道嗎我一點兒都不緊張,他還……”“到底提沒 提?”“……沒有。”

  這個來自山東青島的北大“學霸”因為喜歡旅行,在2013年自己徒步4個月,橫跨14個省,共計花銷9800元,基本全靠“蹭”來完成。“我住 了全國100多家青旅,旅行就是找相同樂趣的人一起玩兒,我這一路都是這么玩兒過來的,所以就在想,為什么不能做一個這樣的產品,讓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兒 呢?”

  真正讓他下決心做約伴旅行App的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同學從上海來到北京,一年多都沒個對象,他就推薦去參加了一個自助旅行團,那個同學現在已經結婚并且有孩子了。“我就想做個社交化、一體化、定制化的App,雖然有點大,但是我想做點事來改變一下這個社會。”

  “傳承創新創業文化”

  在北郵南門有著一家名為“零壹時光”的咖啡館。這里沒有喧鬧的高談闊論,只有低沉的鍵盤敲擊聲;沒有卿卿我我的情侶,只有結伴而行的創業者…… 這是一家以創業文化為主題的咖啡館,它的宗旨是“匯聚信息互聯精英,傳承創新創業文化”。這也是一家僅僅5個多月就眾籌成立的特殊咖啡館。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主義情結。發起并建設這樣一個創業平臺,對于很多人來講,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零壹時光的成立對于北郵的創業者、 北郵的校友來講,將是一個里程碑般的紀念。”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零壹時光創始人紀陽說,咖啡廳可以為創業者提供行業交流、創業指導、創業路演、小型團隊辦 公、人才對接、產品設計、投融資對接等多種類型的創業服務。

  為什么叫零壹時光?“首先,我們刪掉了所有帶有明顯學校痕跡的名字,原因是大家希望海納百川,北郵的心態需要更加開放。后來,有人建議是香農咖 啡、有人建議是圖靈俱樂部。但反對的意見則說,這樣的名字學霸味道太重了,人文氣息不夠。最終大家選擇了零壹時光。”紀陽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二進制的0 與1,是一個比特的兩個可能,是信息、通信、電子、計算機共同的基礎,可承載新媒體與藝術,織入互聯網絡,形成信息流,帶動物流與資金流,就會成就一系列 的服務與價值”。

  “為大學生降低創業成本”

  “對于我們大學生創業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沒錢、沒人脈資源,租不起像樣的辦公室,很多項目中承接不了的延展性業務也不知道該找誰合作……這回 可好了,入駐咱大學生創業園,不但享受兩年免租的優惠政策,還結識了很多創業新朋友,我對自己今后的創業發展之路更有信心了。”剛剛通過市教委遴選,獲得 免費入駐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良鄉園)機會的創業大學生張巖,說起自己的經歷就充滿了興奮。

  坐落于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內的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良鄉園),總面積1萬平方米,其中創業項目用房5000平方米,配套平臺、會議接待及管理 服務用房5000平方米。周邊設有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及與相關校企合作機構,擁有較好的大學生創業氛圍。創業園主要針對北京地區普通高校在校生及畢 業兩年內的大學生(高職、本科、研究生),為他們提供創業孵化支持,孵化期為兩年,且享受創業園的配套服務。

  “為更好地服務創業大學生,我們組建了專門的管理和服務機構,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園管理辦公室負責創業團隊的日常管理、與政府部門的對接等工作, 我們的想法是通過我們的管理、服務等,盡可能為大學生降低創業成本、盡可能提供更便捷直接的服務。”良鄉高教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蔡本睿告訴北京商報記 者,“目前創業團隊成員吃飯、住宿、最后一公里出行、電話、網絡等配套服務已全部啟用”。

  作為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孵化體系——“一街三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良鄉園)是全市首家啟動簽約入駐的大學生創業園。目 前首批34家創業團隊已經過遴選簽約入駐,在這里,大學生創業團隊可享受到兩年內免租金使用創業項目用房、免費配備辦公家具的政策。同時,創業園更搭建了 包括科技條件平臺、孵化服務平臺、校企合作平臺、云服務平臺等在內的十大平臺,支持企業發展,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保障。

  高校上演青年創業潮

  “現在中關村出現了一種現象,不少學生大三時就開始創業,他們具有技術優勢,思維方式和國際接軌,做事不墨守成規,因為年輕也不懼失敗,這些人 當中很可能會產生中國的喬布斯。”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說,這些年輕人中不少在開始創業時年僅21歲,這可以被稱為中關村的“21歲現象”。

  與此同時,高校也正成為創業的大本營。北大創業訓練營、清華Xlab、北郵零壹時光咖啡……“眾創空間”、“創業平臺”正賦予“象牙塔”更多創業動力。

  孫偉介紹,以北航軟件學院為例,學院在讀有7000多研究生,大部分為在職、創業階段,北航青年人形成的創業企業有50多家通過A輪融資,有十多家正躋身行業領軍位置。

  “現在是大學生創業最好的一個階段。”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金生表示,政府已專門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許多大學開設了關 于創業輔導的課程,而且 “90后”大學生家長的思想非常開放,大學生本身也都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有著創業的沖動,還有很多“90后”投資基金、諸多創業服務機構……可以 說,大學生創業已經迎來了最好的一個階段。

  《創業中國中關村引領工程》中提到,到2020年,中關村將形成以高校院所科技人員及學生、“90后”創業者等為代表的高端創業人群,科技創業者超過20萬人,“眾創空間”超過500家。

  “正是這些青年人的選擇,讓中國進入了繼改革開放以來,又一輪充滿熱情的青年人創業熱潮。”紀陽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