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十載沉浮,峰值5000多家平臺經歷監管的洗禮剩下不足2000家,隨著備案門檻的提升,行業洗牌加速度。在這種行業環境下,中再融平臺作為后起之秀,穩步推進合規,完成初步積累,實現三級跳,于12月4日入駐中關村互聯網金融中心,開啟新的發展歷程。
“新起點、新面貌迎接新挑戰。” 在喬遷儀式上,中再融合伙人&副總裁侯君表示,“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發展節奏,在服務再生資源領域,中再融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路徑。未來,服務千億級的再生資源市場需要各位同仁的支持,需要用戶的信賴,更需要廣闊的舞臺。中關村是中國互聯網崛起的盛地,也是互聯網金融平臺聚集地,與不同資產類型的互金平臺同臺競技,保有自己的特色很重要,中再融在標準資產項目的基礎上,2018年將發力再生資源項目,以再生綠色金融綻放在互聯網金融中心。”
中再融平臺于2016年3月上線,初期以車貸、房貸等標準產品為主,生于亂世,要在一片紅海中殺出重圍必定是一條荊棘之路,恰逢供給側改革,再生資源行業轉型在即,個體工商戶及中小企業迫切需要資金扶持。中再生協會戰略入股中再融,通過金融信息中介服務再生資源會員企業,雙方聯合推出“再生財”項目——專項服務再生資源企業。
再生資源行業有60年發展歷史,是不折不扣的傳統行業,涉及原材料回收、分揀、拆解、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產業鏈相對比較完整,但存在著企業規模總體偏小,無組織、無管理的小回收主體在整個回收行業中所占比重較大,缺乏大規模的龍頭企業,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和集中管理等行業現狀。同時,企業技術水平較低,限制了再生資源利用能力,行業亟需構建乏專業、規范化的回收網絡體系。
通過一年多的線下調研與企業走訪,中再融逐步了解再生資源行業現狀以及企業運營的風險所在,為有效規避風險,第一階段中再融以服務中再生協會會員企業為主,在項目篩選過程中,首先由中再生協會出具推薦函,再由專業風控團隊實地盡調,穩妥把控項目風險;第二階段,中再融通過中再生協會會員企業輻射上下游,打通整個產業鏈金融信息服務,實現千億目標,締造再生領域綠色金融獨角獸。
回首來時的路,中再融從供銷社大院起步,20位研發人員封閉研發,搭建平臺,積累技術、經驗;經歷霄云里團隊初成,正式介入再生資源項目,與再生資源企業互動增強,團隊得到充分錘煉;現在向互聯網金融中心靠攏,三個地點見證中再融三段發展歷程,華麗三級跳,迎來新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