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揭牌運營,這也標志著隨著中關村品牌以及創新創業生態體系的植入,寧夏創新發展駛上“快車道”。此次銀川牽手北京中關村,不僅是銀川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踐行“綠色、高端、和諧、宜居”城市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寧夏和北京兩地“高位對接”的重要成果。
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正式揭牌
銀川市西夏區與北京中關村進行簽約
銀川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楊玉經在致辭中表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盡管銀川市在創新發展方面存在著諸多短板和不足,但同樣具有強烈的創新發展愿望和后發意識。中關村作為中國自主創新發展的旗幟和標桿,擁有一流的專業團隊和強大的研發能力,科技創新和成果的轉化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在國際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雙方學術合作共建新型產業聚集發展平臺,必將匯聚新的發展勢能,釋放出新的發展動力。
今年9月30日,銀川市人民政府與中關村管委會、中關村發展集團簽訂戰略協議,中關村創新生態體系正式落地銀川。“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便正式揭牌投入運營,這充分體現了銀川與中關村創新合作的務實高效,更充分展現了銀川所蘊含的巨大潛力與魅力。”陳文奇副巡視員對“銀川速度”大加贊賞,他表示,隨著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的揭牌和企業簽約入駐,開啟了兩地合作的新篇章。創新中心也站在新的起點上,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銀川經濟轉型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銀川·中關村創新創業科技園建設的總體構想是由一中心和一基地組成,一中心即為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選定寧夏創業谷10萬平方米合作載體進行建設;一基地選址在西夏區,項目計劃分三期建設,計劃通過1年時間,在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引進并聚集50家企業,創新服務體制機制初步形成;通過3年時間引進150家企業,初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通過5年時間,引進300家企業,產值突破100億元,打造成為北京——銀川協同創新示范區,把銀川·中關村雙創園打造成為銀川科技新城。
作為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的運營單位,中關村信息谷公司總經理石七林“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他表示,中關村信息谷團隊將立足銀川這塊創新事業的福地,借助中關村的豐富創新資源、遍布全球的網絡體系,匯聚人才、技術、金融資本,厚植創新土壤,快速引進以科技企業為主的創新主體,與寧夏本地企業高效融合協同發展,打造類中關村的銀川特色創新生態系統,一座環境清新優美、產業高度聚集、創新氛圍活躍、宜業宜居的西北產業新城將會拔地而起,為新時代新銀川的騰飛作出貢獻。
活動當天,協同創新主題交流論壇、高端科技項目路演、簽約企業落地政策對接會在創新中心同期舉行。正如楊玉經市長所言,以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揭牌為契機,銀川市將致力于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落實戰略合作框架內容,最大限度地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確保銀川·中關村科技新城早落地、早見效,實現“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的發展愿景,推動銀川·中關村科技新城成為引領銀川新興產業發展的“策源地”,帶動銀川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成為西北地區創新產業“新標桿”。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視察銀川·中關村創新中心展廳
首批雙創導師授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