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中關村打造標準“聚集地”推動新跨越

日期:2011-09-11  來源:《科學時報》
[字體: ]

  “到2020年核心區高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總收入比重達到8%;發明專利授權量保持年均20%左右的增長;在重點產業和優勢領域取得一批關鍵技術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國際標準。”《2011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對中關村核心區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中,中關村的企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企業利于不敗之地,那么必須做標準的制定者,而不能一味地跟隨!唯有此,企業才能掌握市場競爭的話語權,唯有此,中關村后續發展才能具備強勁的力量;唯有此,在新的發展時期,核心區創新能力、輻射帶動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激發。

  國際競爭,創新獲得話語權

  維信諾是一家基于清華大學有機發光顯示器(OLED)技術,集自主研發、規模生產、市場銷售于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雖然目前公司只有數百人,但是從其目標而言,維信諾胃口不小。她不僅要在國內引領屬于新材料領域的OLED照明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這家典型的產學研企業將“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實施多元化戰略,建成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企業”。

  作為國內OLED行業領軍者,維信諾不僅在技術創新方面可圈可點,而且在專利申請、參與國內外產品與行業標準化制定工作方面亦是走在了前面。2002年11月的IEC年會上,維信諾與清華大學參與OLED國際標準制定,邱勇教授被推選為OLED測試方法國際標準化工作組組長。

  此時,國際一流液晶面板生產廠商如索尼、三星等亦是將目光聚焦在OLED國際標準的制定上。面對強勁對手,2001年才成立的維信諾最終獲得了OLED國際標準制定的資格。“面對這些國際一流大廠商,最重要的一點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準備扎實、理論依據充分、工作到位,這些都使我們贏得了競爭對手的認同和尊重。”截至目前,維信諾和清華大學已申請國內外專利200多項,包括39項國際專利。維信諾與清華大學還是OLED國際標準的重要參與者和OLED國家標準的主要制定者,已完成國際標準一項,國家標準兩項。

  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海淀已經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高地和高端創新成果的密集區和輸出區,由企業牽頭制定了“閃聯”、“TD-SCDMA”、天元網絡的“基于租用電路業務的端到端QoS測量與件事的基本框架”、威訊紫晶的無線個域網標準等一大批國內、國際標準,成為體現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標志區域。

  近年來,海淀區充分發揮政策的導向作用,不斷完善標準扶持體系,為區域創新環境營造、能力提升和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高新技術企業標準化戰略促進辦法》對參與“訂標”和“采標”的高新技術企業予以支持;《關于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決定》(“1+20”政策)對企業承擔產業鏈們秘書處工作和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給予資金補貼。《海淀區促進創業型企業創新能力支持辦法》進一步拓寬了標準扶持范圍,在原有的扶持政策基礎上,增加了針對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企業的支持政策。通過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標準扶持政策體系,海淀區有效地提升了區域標準化工作整體水平。

 聚集要素,引領高端發展

  如果說,維信諾的OLED是高效節能照明產業中的佼佼者,那么WAPI聯盟不僅關乎互聯網、通訊行業、制造行業發展,同時為我國信息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中國WAPI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張璐璐表示,目前,WAPI的產業厚度和標準化、產業化、產品化程度已比較完善,目前已進入商用期。在標準化方面,WAPI基礎框架方法(虎符TePA)已于2010年6月1日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EC正式批準發布。這是在信息安全基礎共性技術領域我國提交并獲通過的第一個國際標準,也是過去10年里,全球范圍內在實體鑒別-非對稱機制領域推出的惟一新技術標準;2010年1月,WAPI以高票通過了NP(新工作項目提案)階段投票,正式成為國際標準立項項目等。

  在產業化、市場化方面,WAPI潛力巨大。張璐璐表示,WAPI產業鏈已覆蓋技術研發、標準制定、芯片開發、系統設計、產品制造、系統集成、運營應用各環節。截至目前,全球新發布的無線局域網芯片均已實現了硬件支持WAPI,累計出貨量超過10億顆。

  要支持維信諾與WAPI聯盟等企業和產業的良好發展,必須聚集各類所需要素,為其打造有優良的環境,營造適合其發展的生態環境。

  為此,海淀區積極創新標準發展體制機制,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中介支撐”的標準化工作格局。與IEEE、W3C、ASTM等國際先進標準化組織建立聯系合作機制,通過為企業提供標準化信息咨詢、專業培訓、召開國際標準研討會形式,引導和支持核心區企業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

  此外,2010年12月31日,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促進中心(即首都創新資源平臺)、中關村國際標準大廈揭牌。中關村國際標準大廈是推動中關村示范區標準創新試點的重要項目。該項目發揮北京作為首都,在標準創制、檢測認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和人才資源優勢,利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吸引國際國內標準、檢測、認證權威性服務機構入駐。形成要素聚集,提供“一站式”服務,支持企業產品研發和生產,創建與國際接軌的標準化服務機制,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支持,為出口貿易提供標準化、檢測、認證方面的綠色通道,打造中關村標準“聚集地”。中關村國際標準大廈以促進先進技術標準化、創新成果產業化為核心,突出抓好科技研發、成果化與技術標準同步發展,使中關村成為世界先進的技術標準創制和應用的引領輻射區。

  站在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時間窗口上,海淀區正以更大力度先行先試,發揮資本、技術、人才等關鍵因素,率先探索創新驅動的區域發展模式,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推動海淀實現新的跨越。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