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協會 > 正文

產業技術聯盟成中關村“創新驅動”重要載體

日期:2013-12-17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1、2、3、4、5、6——六個玻璃瓶中的液體,從黑褐色、咖啡色、深棕色到淺棕色、淺黃色再到清澈透明,這一漸變是豐臺區生活垃圾循環經濟園的“潔綠豐臺區循環經濟園滲濾液處理項目”帶來的神奇。北京潔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鳳秋表示,其背后的“推手”——中關村(000931,股吧)國家環境服務業發展聯盟在其間起了重要作用。

  作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新興力量,產業技術聯盟已經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數字顯示,在中關村較為活躍的80家產業聯盟中,共有24家產業聯盟成為科技部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試點聯盟,占試點聯盟總數的26%。2012年,科技部首次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進行評估,中關村有11家產業聯盟被評為A類,占A類總數的42%。其中,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等7家中關村產業聯盟名列A類前10名。

  產業聯盟新業態“繁花似錦”

  “未來科技城項目采用"基于吸收式換熱的熱電聯產及大溫差供熱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將該技術應用于熱電聯產機組,不僅能夠深度回收燃氣煙氣余熱,并通過大溫差技術有效提升現有鍋爐供暖面積30%以上,同時可顯著降低煙氣污染物排放20%以上。”北京源深節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項目得以成功實施并為節能減排做貢獻,與中關村清新空氣產業聯盟的幫助密不可分。

  “近年來,中關村產業聯盟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為目標,以契約關系為保障,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資源整合、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的運行機制,成為企業解決核心技術、標準、產業鏈、資本、市場、品牌等共性問題的有效手段和載體。”中關村管委會產業發展促進處副處長徐劍為記者列舉了一系列發展變化和數據變遷。

  據介紹,中關村產業聯盟發展分為兩個階段。2002-2006年,中關村產業聯盟數量從2家發展到13家;2006-2012年,在國家、北京市和中關村相繼出臺的政策支持下,聯盟數量從13家快速增長到76家,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數量則從2002年的46家發展到2012年的5320家。

  按照合作目標劃分,中關村產業聯盟主要包括三類: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為代表的“基于研發合作的產業聯盟”,主要通過促進產學研用緊密合作,開展基礎性和應用性研發,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以TD產業聯盟為代表的“基于技術標準和產業鏈合作的產業聯盟”,主要通過制定技術標準、延伸產業鏈等方式,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提升產業整體效能;以中關村國家環境服務業發展聯盟為代表的“基于市場合作的產業聯盟”,主要通過搭建和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集成成員單位的技術和產品,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承接國家、區域和行業重大工程,共同開拓國內外市場。

  按照《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引領工程(2013-2015年)》“641”重點產業領域劃分,中關村產業聯盟在六大優勢產業領域有41家,其中,下一代互聯網領域有6家、移動互聯網和新一代移動通信領域有6家、衛星應用領域有6家、生物和健康領域有10家、節能環保領域有11家、軌道交通領域有2家。在四大潛力產業領域有21家,其中,集成電路領域有3家、新材料領域有6家、高端裝備與通用航空領域有7家、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領域有5家。在現代服務業領域有12家。其他領域有2家。

  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水手”

  在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智能圖文信息處理研究室內,墻上的大屏幕出現了十幾位記者的圖像。大家還沒弄明白怎么回事,一位記者的面部圖像就被“小綠框”鎖定,經過幾輪放大、縮小,圖像最終“定格”,并且在右側顯示出程序所判斷出的性別、年齡,膚色等信息。

  “這是TH-IDvs視頻監控人臉識別技術與系統,可以進行高性能人臉識別身份認證。”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智能圖文信息處理研究室副教授劉長松介紹,經過長風聯盟的成員清華大學、海鑫科金、航天信息(600271,股吧)等高校和企業聯合攻關和應用推廣,目前該技術已突破監控復雜場景下的人臉識別技術,識別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系統已經在公安刑偵系統得到廣泛應用,并應用解決首都機場、上海世博會、廣州大運會等重要場所和重大活動監控問題。

  “包括長風聯盟在內的中關村產業聯盟,近年來在產學研合作、產業鏈互動、公共服務平臺搭建等方面均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突出體現了產業聯盟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促進作用。”徐劍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梳理。

  首先,中關村產業聯盟以提高產業鏈整體運作效能為目標,組織上下游企業完善和發展產業鏈,促進創新資源多方位合作與銜接,以協同創新帶動產業整體高效、快速發展。例如,中關村國家環境服務業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北京潔綠科技公司,就牽頭組織北京環豐世紀綠色能源公司、北京城建(600266,股吧)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業在豐臺區建造一流滲濾液循環處理示范系統,引領國內滲濾液行業節能技術的發展。其中涉及13項技術專利和6項自由創新亮點,處理后的滲瀝液實現了中水直接回用,達到了同行業領先水平。

  其次,中關村產業聯盟依托中關村得天獨厚的科技智力資源優勢,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將各自資源和人才重新配置形成新的創新聯合體,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創制一批重大標準,促進了中關村知識創新優勢向產業核心競爭優勢的轉變。如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技術聯盟組織成員開拓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電視標準(DTMB)海外市場,目前已在8個國家實現應用推廣。

  再者,在政府的關注和協調下,中關村產業聯盟積極組織成員企業圍繞交通擁堵、大氣污染防治、公共安全、城市建設等民生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實施應用示范項目。近3年來,以產業聯盟成員企業為主實施的重大科技示范項目超過270項。

  此外,中關村產業聯盟還充分履行服務職能,發揮紐帶作用,廣泛吸納國內外創新資源,通過搭建研發創新、測試驗證、技術標準、資源與信息共享、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人才培養等公共服務平臺,最大程度地發揮科技資源配置效能,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實現了產業的高效、開放、集約式發展。截至目前,中關村產業聯盟共搭建各類市場化、社會化、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430個。例如,首都新能源產業技術聯盟搭建行業科技條件平臺,開放500臺科研儀器設備,自成立以來,共向30家企業提供了價值2.3億元的技術服務。

  “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加大力度推動產業技術聯盟大發展。”徐劍認為,要促進中關村產業聯盟的全面發展,更大程度激發聯盟效能,必須全社會共同參與,政府與民間多方努力,真正實現產業聯盟自身發展和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齊頭并進和協調統一。他表示,下一步,中關村將開展政策創新,優化聯盟發展環境,以產業聯盟為主體,推進產業集群創新發展,優化運行機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創新服務模式,促進金融機構與聯盟合作,最終要打造一批精品聯盟成為中關村創新驅動的重要載體。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