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第二屆會員大會暨換屆大會”在北京召開。該聯盟是中關村管委會和北京市工商聯領導下的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平臺,聯合國內綠色企業和金融機構,打造集綠色生態、綠色農業、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小鎮和綠色金融為一體的生態環境和綠色產業服務平臺,構建“物聯網+綠色產業”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在此次會議上,對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的理事、監事依法進行了換屆改選,新當選的聯盟理事長王文勝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聯盟下一步將搭建智慧環境產業服務平臺、資源融合與協同創新平臺、文化傳播平臺等。2018年將成立綠色生態、綠色農業、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小鎮、綠色金融和標準專利七個專業委員會,組建國研—中關村綠色金融產業研究院,通過專業委員會和研究院完成聯盟的專家、技術、標準平臺搭建及智庫建設。
組建聯盟市場和技術協同中心,深化區域創新合作,完成江蘇、青海、廣西、江西、云南、貴州等區域協同中心的落地。成立聯盟綠色發展基金,提升聯盟自身的投資能力,通過資本杠桿推進技術+金融服務。針對六大綠色產業,聯盟將依托專業委員會,聯合相關企業,為綠色產業發展提供服務。并打造聯盟中關村—北理工國防科技園總部基地,完善聯盟秘書處自身建設,建立“一企一檔”式“智慧會員管理平臺”,提供“菜單式”的會員服務。
王文勝還表示,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自成立以來,以“科技創新驅動、共建美麗中國”為使命,以“市場協同、資源整合、創新創業”為核心定位,搭建起市場、技術、資本三大服務平臺,圍繞國家戰略布局,推動創新合作走向縱深。
聯盟還搭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推動聯盟企業異地孵化發展;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抓住精準扶貧主線,體現了聯盟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記者獲悉,中關村智慧環境產業聯盟現有在冊會員共144家,其中在京單位125家,京外單位19家,上市單位50家,匯集了中關村智慧環境領域的學府、機構與企業,近半會員為雙高新企業,業務涵蓋“綠色農業、綠色生態、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小鎮及綠色金融”這六大產業。
該聯盟在2018年的十大工程包括:廣西、貴州、青海的“廁所革命”項目;廣西、青海的“光伏扶貧”項目;青海三江源、祁連山天空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項目;西寧、南昌的智慧環境科技產業園項目;南京—中關村科技創新示范基地項目;蘇州、貴陽的中央級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項目;南京江北新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區項目;貴安新區智能網聯綠色交通示范區項目;徐州、西寧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及資源再生項目;貴安新區、贛江新區綠色金融產業園及綠色小鎮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