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園區 > 正文

中關村三小學今年將開通校車

日期:2011-01-18  來源:新京報
[字體: ]

  昨日,市政協委員、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在中關村一、二、三小首先試點開通校車。

  試點方案已經制定

  在本次政協會議上,校車問題受到委員們的關注。據了解,截至目前,大約有相關提案5件。市政協委員、交通委副主任李曉松介紹,今年,校車工作將有一些舉措。她說,去年北京出臺治堵方案,發展校車服務體系被寫進方案中,成為緩解高峰時段交通擁堵的措施之一。

  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了校車試點方案,中關村一、二、三小因為地處交通擁堵地區,將首先試點開通校車。預計三所學校的校車今年即可開通。同時將配套出臺《北京市試點區域校車管理暫行辦法》對校車做具體的規范。

  試點選擇經過測算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曾參與北京市交通委有關校車試點問題的討論。她說,當時確定“中關村一、二、三小”為試點,主要是考慮這幾個學校,學生居住相對集中,從學生家到學校的路程也適中,經測算,校車的運行時間大約在40分鐘左右。保證了學生準時上學,也減少了擁堵。

  但王麗梅不贊同北京大規模發展校車,“校車只適合學生居住集中,接送距離短的學校。”她說,要摸清全市學校分布情況和學生居住地情況,統計出需要坐校車的學生數量,適度發展校車。

  前期不會大范圍推廣

  李曉松說,校車問題一直是政府部門關心的重點,但是由于涉及太多部門,操作上比較復雜。“十二五規劃中也提到了,給校車發展空間。”她說,前期不會大范圍地推廣,因為涉及多個領域,需要多方面協調,而且發展校車,還要根據北京市交通的大環境考慮。

  “校車將實行市場化運作。”李曉松表示,運管部門將負責管理校車資質,制定安全標準和服務標準,符合資質的運輸公司就可以承接校車業務,運管部門將為校車提供便利和優惠政策。

  校方反應

  試點區域校車解決中關村擁堵

  昨天,記者從三所學校了解到,本學期開學之初,北京市交通委就已聯合中關村一小、二小、三小,進行了面向全體學生的“校車調查問卷”,目前問卷已上交有關部門。一位學校負責人表示,之所以在三所小學試點開行校車,主要是為了配合解決中關村地區的擁堵問題。

  三所學校都位于中關村高科技園區核心地帶,由于三所小學都屬于海淀區乃至北京市的知名小學,因此學校規模都不小。其中中關村一小有學生5000余名;二小在校生3000余人;三小學生6500余人。由于教育資源占優,三所小學的擇校生比例也非常高,遍布北京市多個區縣。

  每到上下學時間,三所學校門外都是私家車聚集,已經成為中關村地區幾個重要的堵點。

  去年九月中旬,三所學校配合北京市交通委和市教委,向全體學生發放了校車調查問卷,為下一步開行試點區域校車,進行前期的摸底情況調查。

  據了解,校車調查問卷涉及學生上學的基本情況、現有校車服務、試點區域校車意向調查等幾大部分。

  一位中關村二小的家長介紹,調查問卷中詢問了孩子是有人接送還是自行上學,居住地離學校多遠,以及地址、居住地周邊主要公交站點名稱,還有孩子目前上學出發時間和到校時間。

  同時問卷還調查孩子目前上下學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要求在小汽車、自行車、步行、公交車、地鐵、校車、公交車+地鐵等幾類方式中,只能選擇一種。

  這位家長表示,由于不少孩子住得很遠,為了不遲到往往很早到校,“最早的6點半就到校了。”她說,由于下午放學時間較早,一些正常上下班的家長沒時間接送,因此也存在家長聯合租車送孩子回家的情況。

  另外,對沒有使用校車接送孩子的家長,也希望給出原因,如是否是現有校車企業運營模式不正規,缺乏安全保障;校車價格較貴,難以接受。同時,問卷還對家長可接受的價格進行了調查。

  解密

  本學期開學時,北京市交通委曾對中關村一小、二小、三小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于未來在試點區域開行的校車,調查問卷中也進行了一些描述,如將在車上配專業管理人員、車站配備安保人員、安裝GPS等。同時,問卷中還對未來試點區域校車優勢進行了簡單介紹,如政府對校車進行引導和規范;校車價格在可接受范圍內;可到小區門口接孩子;政府、學校、運營企業共同承擔安全責任;車輛車況好,安全性高等。

  據悉,按照設想,有關部門下一步還準備制訂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上學時段內學校周邊小汽車禁行,便于校車停靠;在學校周邊為校車提供專門的停車場地等。

  建議1

  政府應適當補貼校車

  首先政府應立法明確各部門職責。校車費用可納入每年的財政預算,進行適當的補貼,也可以發動社會資源,比如通過捐贈的方式進行,捐贈的企業,可以通過在校車上做廣告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回報,這樣實現。

  應由政府負責統一制定校車的安全標準、行車規范、服務標準,統一中小學校車顏色、標志。同時對選用的車輛進行改造,如座椅不能太高,并選擇低地板車輛。并給予校車路權優先,允許校車高峰時走公交專用道。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道路運輸協會秘書長王麗梅

  建議2

  超市班車空閑送學生

  建議讓超市的班車承擔校車的功能。學校給學生配備班車,是一個趨勢,但在沒有政策的前提下,如果可以利用超市的班車,投入到校車的運營中,是一舉兩得的辦法。

  超市的班車在早上孩子上學時,基本是閑置的。如果在這段時間,投入到接送孩子的工作中,不會影響超市班車的正常運營。此外,超市班車也可以貼一些車身廣告,經常送孩子,在宣傳上也有利。如果超市和學校協調這項工作,政府應該給予一定補償,比較直接的是給班車上保險,包括學生的安全險。

  市政協委員安建軍

  建議3

  設家長參與監督機構

  開通校車能緩解交通擁堵,在平時以學校為中心,造成了一條路甚至一個區域的擁堵。如果一輛校車可以載50名學生,之前則可能要50輛私家車接送,這就造成了學校周圍的交通擁堵。

  建議通過政府主導、公司經營、學校幫助的方式來選擇校車。政府要制定校車標準,進行資質認證,同時相關部門共同研究駕駛員的具體規范標準。再設置一個由學生家長、政府機構和媒體等參與的監督機構。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首汽股份有限公司第三運營公司司機于凱

  建議4

  校車上路應有些特權

  北京開通校車的時機已成熟,首先是治堵措施出臺,校車成為疏堵的途徑,每年兩千多億的財政收入,汽車生產能力也不成問題,開通校車就等政府下決心了。

  立法中應包括通過何種形式采購校車,“比如明確必須通過招投標的方式。”

  同時對校車提供一些政策傾斜,如對校車給予油價、營業稅等優惠。并且允許載運中小學生的校車高峰時段在公交專用道上行駛,并在適當地點為中小學生校車設立專用停靠站,保障中小學生校車行駛安全快捷,“校車形式在路上是有特權的。”

  北京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秘書長劉永泰

  背景

  需求者多少決定價格

  “越是擇校熱點學校,對于校車開行的問題越發關注。”一位東城區熱點校負責人說,目前學校有1/3的學生乘坐校車,大約相當于減少了1000輛可能在校外等候接孩子的私家車。

  一位南城區縣教委負責人表示,此前他們曾測算過開行校車成本,如果算上校車的保養費用、司機工資等開支,即使是學校每個孩子都坐校車,一個學生每月的平均費用也要達到200元至300元,如果不是全員乘坐,費用會更高。“校車日常利用率低,是校車開行成本大的原因之一。”

  北京一家知名校車公司承擔府學胡同小學、朝陽實驗小學、光明小學等多所學校的校車接送任務。公司負責人說,一輛載10人的普通校車,承擔雙程接送孩子,每月的租賃費用大約在5500元至7000元左右,費用的多少依據路程的長短而定。“人多些,每個孩子負擔的費用就少些。”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