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通常所說的科技企業“三免三減半”政策嗎?1988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準發布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例》。其中,最使企業受 惠且發揮作用最大、時間最長的條款是稅收新政策。其中第五條規定,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當企業出口產品的產值達到當年總產值40%以上,經稅務 部門核定,減按1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新技術企業自開辦之日起,三年內免征企業所得稅,第4-6年可按前項規定的稅率,減半征收所得稅……這就是后來 為大家所熟知的“三免三減半”政策。
正是在“三免三減半”稅收新政策的支持下,中關村創新創業人員的活力得到了極大釋放。這項政策隨后也被推廣到全國各地的國家高新區,成為后來者的藍本。
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名字的由來
關心這件事的人很多。早在1981年,當時的海淀區人大代表就建議在區范圍內設“特區”,直到1987年,國家科委經過調研,提出建立“高技術開發 區”,而中央聯合調查組初步設想叫“工業園區或新技術開發區”,歸納起來有五六種說法。要制定條例了,就必須把名字確定下來。后來,大家比較一致的意見叫 “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人建議加上“試驗”兩個字,他說,這是全國第一家,沒有經驗,運行中難免有閃失、走彎路,最好加上“試驗”兩個字。
試驗區位置、面積是怎么定的?
這個問題早在1984年6月就開始研究,當時國家計委副主任張壽邀請國家科委、國家教委、中國科學院、北京市及海淀區的有關負責通知參加,討論以中關村 為核心建立一個80平方公里的開發區。此后經過多次研究,但都有一個共同點:“新技術開發區”一定要設在中關村地區,因為這里聚集著30多所高等院校、 130多家科研機構。到1987年底,電子一條街的各類科技企業有148家,其中有83家集中分布在自白石橋起沿白頤路(今中關村大街)向北至成府路西口 和中關村路至海淀路一帶,東至學院路。大家的想法是:以中關村為中心,盡可能把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所在地圈進去。最后國務院頒布的《試驗區條例》,只保 留“以中關村地區為中心,在北京市海淀區劃出100平方公里左右的區域”,具體范圍體現在北京市政府發布的《<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暫行條 例>實施辦法》中。
稅收減免政策是怎么產生的?
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上的科技企業多數是自籌資金創 建的,啟動資金很少,如果沒有任何政策上的支持,就沒有幾家能存活下來。海淀區采取仿照知青勞服企業的政策,對科技企業免收三年所得稅,使們得以生存和發 展。區稅務局總結當時企業的經驗,又參照了沿海經濟特區“按15%稅率征收所得稅”的做法,提出“新技術企業自開辦之日起,三年內免征所得稅”,“第四至 第六年可按前項規定的稅率,減半征收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在研究過程中是有爭議的。如“技、工、貿”中“貿”的收入能不能進入減免稅范圍?有人提出,新 技術企業的貿易部分與普通商店買賣沒什么區別,貿易收入享受減免稅,那些普通商店怎么辦?科委的同志堅持認為,新技術企業中的貿易,不是簡單的買賣,是有 技術開發在里邊的。張福森和邵干坤多次召開企業家座談會,引導、鼓勵企業走“技、工、貿”結合的路子。另一個政策——免繳獎金稅政策,是海淀區稅務局多年 與科技企業磨合出來的,許多企業要發獎金都被區稅務局勸阻,因當時獎金稅高達300%,初創的科技企業很難承受,但不發獎金又很難調動創新的積極性,所以 稅務局堅持,要鼓勵企業創新,就必須有政策保證。聯想公司就是一例,他們曾提出要發獎金,稅務局人員勸他們,暫時不要發獎金,可把歷年要發的獎金留在企業 單記賬,等有了新政策再說。出人意料的是,這些獎金竟成為聯想公司后來爭取35%分紅權和實施產權激勵的有利條件。所以有人說,一個好主意能推動一項改 革。
“國家扶植基金”的產生驚動市政府領導
在起草《試驗區條例》時,提出了一項新政策,即把減免稅款 作為“國家扶植基金”單記,返回后專用于企業發展建設。這將在財政收入中增加一個專項,而且限制它的使用范圍,目的是把這筆錢用在刀刃上,有利于技術開發 和產業化發展。這一條引起了市政府領導的關注,并進行了多輪研究。國務院公布的《試驗區條例》第8條明確規定,“所有減免的稅款,作為‘國家扶植基金’由 企業專項用于新技術開發和生產的發展,不得用于集體福利和職工分配”。這一新政策既體現了國家對新技術產業化的支持,也使企業理解了國家減免稅的用意。
《試驗區條例》中為什么出現定價方面的政策?
《試驗區條例》第13條規定:試驗區內新技術企業開發的新產品,可自行制訂試銷價格。經營國家沒有統一定價的新技術產品,可以自行定價。
這條規定只有短短的45個字,然而它的形成卻是十分曲折復雜的。中關村地區初期創辦的企業普遍遇到的問題是,進行二次開發的產品賣不出合理的價格,有的 甚至虧損,企業研發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問題出在產品定價上。當時規定,企業經銷的機電產品,加價率不能超過12%,超過了就要罰款。經過一系列艱苦努力, 物價總局結合了實際情況把經銷新技術產品的加價率房款了。最終成就了條例起草中的這一條內容。
《試驗區條例》只有18條,加上國務院批復不到3000字,然而,內容十分豐富。它不僅總結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許多有益嘗試,借鑒了經濟特區的經驗,又有不少創新,是中關村發展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