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賣場 > 正文

受電商沖擊實體店生意慘淡 濟南“中關村”商家謀轉型

日期:2014-10-21  來源:生活日報
[字體: ]

受電商沖擊實體店生意慘淡 濟南“中關村”商家謀轉型

  山大路中段聚集了眾多數碼科技商場,是濟南的“中關村”。曾經周邊道路擁擠、人流喧嘩,然而,近年來卻日漸冷清。

  賽博數碼廣場去年開始撤柜升級,引進電影院、餐飲區,華強電子世界引進眼鏡市場,甚至改造格子鋪,一系列的升級背后是對電子科技市場消極的判斷。生意冷清、市場萎縮,眾多商場何去何從?

  商戶: 賣電腦利潤不及之前一半

  山大路科技市場曾經一鋪難求,如今不少老商家毅然離開了,留下不少空商鋪待租。

  周日,在一家科技市場內,商戶老謝悠閑地看著電視劇。聽記者問起如今的生意,他感慨說,“你看看吧,這商場里哪還有人?看看商戶們都在閑著?”

  老謝從2003年開始,在某科技市場開始干電腦生意,對于11年來電子市場的變化感受明顯。他介紹,2003年到2010年之間是電腦生意的黃金時期。“當時人太多了,市場里基本就是人擠人。”老謝表示,當時根本不可能有人閑著看電視劇的。

  他介紹,因為生意好當時自己僅賣配件,顯示屏、主板等零件轉給做裝機的,再由裝機的進行安裝。“那都忙不過來,為此還專門雇了一個人。”而如今,雇的工作人員早已辭退,即使現在他連裝機都是自己干,一天到頭也沒啥生意找上門。

  “當年我一天能賣30臺電腦,現在能賣3臺就不錯了。”老謝這樣描述這些年來生意的變化。除了客流量減少、銷量減少,利潤也被壓縮得厲害。老謝 表示,如今裝一臺電腦也就賺100塊錢,光柜臺的租金一個月就2000多,根本賺不著錢。他介紹,以前裝一臺電腦賺個兩三百是很正常的。老謝感嘆說,如果 下半年生意還沒有起色,也打算不干了。“還不如找個地方上班,安安穩穩的一個月也能賺幾千塊錢。”

  在不少從業者眼中,2010年以后濟南數碼科技行業已經進入了下行通道。“生意好的時候集中在2010年之前,那時候這么多商家,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商戶李先生表示,2010年之后人流逐漸減少,市場感覺大不如前。

  商場: 部分樓層轉型做格子鋪

  在商家眼中,華強電子世界的生意一直顯得不溫不火。起初,華強電子世界便引進了餐飲區,如今看來這是一個成功的決定。經過幾年的培養,華強的餐飲區面積越來越大,人氣也越來越高。

  不過,數碼科技生意的下滑,也讓商場開始考慮其他區域的轉型。今年6月份,華強三樓北區重裝開業,引進的是全新業態眼鏡市場,集中了寶島、寶視達等眾多商戶。

  近期,記者在華強電子世界內看到商場內到處貼滿了招商廣告,華e尚街招商,主營服裝、小商品等。華e尚街在哪里?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介紹,商場在改造,華e尚街就是華強電子世界二樓,商場將該區域重新規劃為格子鋪的樣式。

  據了解,華強二樓也就是地面一層,是最為黃金的位置,原本主營筆記本、平板電腦、相機等產品。而根據新的規劃,只有一個很小的區域保留為電子商品區,其余面積則重新規劃了其他業態。據工作人員介紹,其他電子產品商戶被分散到了其他樓層,二層將基本搬空。

  近日,記者在華強電子世界二樓看到,不少柜臺已經撤柜,還有一些商戶在打包打算搬走。據工作人員介紹,華強每一層的業態都不重復,二層保留區域集中為筆記本等產品,也就是說銷售區域大大縮小。

  商圈: 賽博嘗試餐飲 人防打算重新規劃

  記者了解到,目前華強正在出租的鋪位,9平米的服裝鋪位一年只需要1.5萬元,而現有的電子產品鋪位月租金就要幾千元,有的甚至上萬元。從市場方面來講,改造必將面臨一定的損失。那么,為何商場還在紛紛轉型呢?

  對此,華強電子市場管理方相關負責人稱,由于數碼、科技市場不景氣,商場提前謀求轉型。之所以轉型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