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生物醫藥園作為一家專業孵化器,多年來以推進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創業為己任,以支撐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產品開發為重點,以搭建支撐生物醫藥 創新創業的完善平臺為手段,以提升生物醫藥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為首都生物醫藥創新創業造就了一個優勢資源集聚、協同作用充分發揮的局部優化環境。 2004年北京市科委正式授牌“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
截至目前,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累計為173家創新創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9個新藥項目依托平臺完成中試研究及臨床申報,形成了一個專業資源集聚、協同作用充分發揮的創業環境。
北京中關村上地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面管理和運營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為企業提供創業指導、專業技術、法規、中試開發、項目孵化、天使投資、商務服務等方面的支持,通過早期孵化和天使投資,不斷催生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2008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高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立足專業化支撐
“專業的硬件支持,專業的客戶群體和專業的服務體系是中關村生物醫藥園成為專業孵化器所不斷追求的,目的是形成孵化器自有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和集聚效應,達到1+1遠遠大于2的疊加效果。”北京中關村上地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從前期的分子生物實驗室、制藥室,到后期的中試車間,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給企業提供的是一整套實驗設備。
生物技術創新平臺擁有分子蛋白室、細胞室、無菌室、凍存室、制劑室、低溫室、檢測室等1000多平方米的功能實驗室,配備了100多臺套的儀器設備。
生物制品中試平臺完全按照國家GMP規定的硬件條件建設,分為完全獨立的微生物車間、哺乳動物細胞車間,具有小水針和凍干粉針兩種制劑加工功能,在全面參照生物制品GMP要求建設的質量控制體系下,可以全面實現生產環境的精準模擬。
新藥創制項目依托該平臺可以完成滿足國家新藥注冊要求的中試和臨床樣品制備工作,同時依托中試平臺創新企業可以完成產業人員培訓、工藝優化和生物制劑加工等工作。
今年上半年,根據新版醫療器械規范要求,中關村生物醫藥園完成了三類醫療器械試生產車間的平面設計方案與通用性功能區域劃分方案,此后可滿足三類植入式醫療器械的臨床前研發。
同時,中關村生物醫藥園通過開展多方位的技術交流與培訓,讓企業更全面的了解全國各地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
打造個性化融資服務
從前期創業項目的精心篩選,到項目入駐后精細的個性化融資規劃,中關村生物醫藥園在追求企業融資專業化設計的同時,也在探索孵化器未來發展模式。
中關村生物醫藥園重點吸引一批具有重大創新、高成長性的項目和企業進入生物園孵化。截至目前累計孵化中小創新企業168家,目前在孵企業53 家,從業人員786人;累計引進中央“千人計劃”人才10人,北京“海聚工程”人才10人;取得6個一類新藥臨床批件,3個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書;7 個項目獲得國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
目前在孵企業中有4家企業獲國家一類新藥臨床批件,3家入駐企業獲得三類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初步搭建了成熟期、成長期、早期創業三類企業梯隊。
中關村生物醫藥園積極參與投資方面的工作,為孵化企業創造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進入的契機,僅2013年就有7家企業獲得共12830萬元投資。
中關村生物醫藥園通過對企業的天使投資,帶動其他風險投資機構的介入和參與。在多年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運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中關村生物醫藥園 通過對早期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分析、產品市場的評估、探索性的試驗研究、下游資金的引入等,實現科技成果和產業及資本的早期對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降低早 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風險,為下游風險資本、制藥企業的投資和并購儲備創新企業和創新產品。
創投案例與孵化企業案例
今年上半年,中關村生物醫藥園共有入駐企業80家,其中留學生企業19家,新入駐企業7家。 吸引落地投資總額5億元,668萬美元。
在中關村生物醫藥園,很多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正在茁壯成長,獲得了專業的技術支持和創業支撐,從初創走向成熟,從研發走向產業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北京阿邁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于2011年4月在中關村生物醫藥園注冊成立,在研產品包括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可吸收性下肢腿動脈血管支架和治療心血 管疾病的可吸收性冠狀動脈支架。為解決企業所面臨的資金困難,中關村生物醫藥園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規劃了該企業的融資進程,協助企業與投資機構進行接 洽。目前該企業已完成第一輪1500萬元融資,同時獲得各級政府的經費支持363.5萬元,成功從跨國制藥公司引進了2名高端人才進入公司核心,目前各項 開發工作順利開展。
如今,從中關村生物醫藥園走出去的企業里,有幾家已經入駐南部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一直以來,中關村生物醫藥園一直堅守自身的定位:支持初創型生物醫藥企業創業,接軌區域經濟,引導企業走向產業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