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政府股權投資首創“集群投資”方式

日期:2011-02-09  來源:千龍網
[字體: ]

  編者按:從最初的“電子一條街”,到現在以海淀為核心區、覆蓋全市的“一區十園”,三十多年來,創新創業的熱潮在中關村風起云涌,重大技術創新成果持續涌現,高新技術產業蓬勃發展,高素質人才快速集聚,國際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中關村,已經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科技創新區域。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2010年底,國務院原則同意在中關村實施“1+6”的鼓勵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系列先行先試改革政策。按照批復要求,中關村將成為全球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集聚區、世界前沿技術研發和先進標準創制的引領輻射區、國際性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區、我國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的試驗區。

  支持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對北京市和中關村的高度關愛。建設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全市的大事,是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重要戰略任務。中關村示范區將依靠創新驅動,為北京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撐。這里,不僅僅是科學之城,更是技術自主創新的“橋頭堡”和政策先行先試的“試驗田”。

  從今天起,本報推出《創新潮涌中關村》專欄,讓我們深入自主創新和先行先試的最前線,感受中關村的脈動……

  本報訊(記者董長青)近日,代表政府進行股權投資的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國內首次以“集群投資”方式,對覆蓋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的8家中小企業投資近6000萬元,實現了國有資本投資從“點對點”向“點對鏈”的延伸。通過共同股東中關村發展集團的牽線搭橋,這8家企業將展開合作研發,并在北京承擔一些示范項目,促進物聯網在北京普及。

  物聯網是信息產業的又一次浪潮,被譽為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目前在北京,除了極少數大企業外,絕大多數物聯網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有一定技術、人才,也有一定的收入規模——一年一到兩億元,但往往容易遭遇瓶頸。”擁有80余家會員單位的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說,要突破這個瓶頸,除了需要資金的支持,還需要資源整合,形成合力,方能發展壯大。

  此次中關村發展集團以“集群”方式投資,就在于通過政府股權投資這一紐帶,將物聯網產業鏈上的領軍企業聚合在一起。物聯網產業鏈主要包括感知、傳輸、處理和應用四個部分,而這8家企業在這四個部分各有所長、互為補充。此前,這8家企業各自的技術和產品已經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成功實現了視頻監控、智能交通、射頻識別食品溯源管理等多項示范應用。雖然同在北京,但它們更多是單打獨斗。東方正通董事長張驥說,此次在與中關村發展集團洽談入股的過程中,對庚頓數據、天一眾合的技術和實力有了認識,今后智能處理和有源識別領域將與這兩家合作。

  在中關村發展集團的紐帶作用下,這8家同處于一個產業鏈而互相又不存在競爭的企業正加緊合作。“通過我們的協調,這8家企業已經共同承接了北京建筑市場材料安全監測和運營監控項目。”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于軍透露,下一步,將爭取在北京承接更多的物聯網示范項目。

  據悉,中關村發展集團簽約入股企業后,在董事會上履行出資人權利,但不會干涉企業日常經營,所得分紅按一定比例獎勵企業。所持股權在上市前會優先轉讓給企業,中關村發展集團僅僅在資本金的基礎上收取銀行存款利息。“預計這8家企業2011年實現銷售總收入8億元,2013年實現收入近22億元。”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宣鴻說。

  此次“集群投資”僅僅是個開始。宣鴻透露,中關村發展集團還會重點關注云計算、清潔能源等領域,同相關的產業聯盟、協會合作,聯合社會資本,選擇行業中有代表性的關鍵節點企業予以“集群投資”。

  名詞解釋

  就是把“物體和互聯網聯接起來的網絡”,即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把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目前,物聯網已在電力、醫療、城市、交通、供應鏈、銀行等領域開始應用,預計未來10至20年,物聯網技術將在各行業大規模應用,也被看作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領域的第三次革命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