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國際企業與大師來中國,不一定是對中國有多么深的感情,而是因為中國的市場。因為海外可能沒有這么大的市場,或市場已經發展完了,而只有中國才有這種投資建設的需求。
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IC)設計園正是看到了這點,海外對接平臺力圖吸引國際化的創業團隊,為他們提供在華企業注冊、辦公條件、項目投融資等眾 多便利條件。“我們按照世界一流園區來建造,成為‘全球‘芯’創中心’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安俠睿指 出。
據悉,園區將打造創新、創造、創業等于一體的國際化的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園。預計未來,入駐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的企業將達150家左右,并聯手北京南部的亦莊集成電路制造基地和河北正定的封測基地,將形成北京集成電路產業圈。
政策支持,國企操盤
傳統地產關注點排在前三的是:區位、配套、戶型。產業地產的三大因素是:政策、產業服務和金融。
成為“全球‘芯’創中心”,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園區首先是落實國家的總體戰略,IC設計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5年我國IC產業1.1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二。但我們總消費力全球排在第一。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2014年6月,國家印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系列產業政策,都充分展示了我國積極推進發展集成電路的決心。
另外,為何設在北京的中關村?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企業2015年總銷售收入達到272億元,占全國總收入的1/5。而北京80%的集成電路設計企 業在海淀。可見,中關村是全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的聚集地之一。今年6月29日,工信部、北京政府又發布《京津冀產業指南》,重新把中關村定位為全國的科研 中心。“這個項目從區位環境、基建和創新活躍度等方面是獨一無二的。”安俠睿指出。
另悉,北京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由兩大國企——中關村發展集團和首創置業集團兩大集團聯手,建設國家級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這是為了響應《北 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北京市進一步促進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兩大國企各出資50%。兩家分別在金融和投資界各自影響和資源,可謂 珠聯璧合,比一些單純做地產投資的企業做產業的決心更大、資源更豐富。
真金白銀的政策性補貼
園區在2016年6月13日召開了創新平臺發布會,會上,發布了14項專屬政策,為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特大企業,給予資金支持1 億元;流片補貼,首輪流片的企業,按照該款產品制作費用的20%或首輪流片費用的20%給予支持;研發支持,按照收入和研發認定等級,給予300萬到50 萬不等的資金支持。
對創新孵化企業的支持,對首次獲得創業投資機構投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給予不超過總投資額10%的資金支持;整機聯動,采購方為中關村示范區企 業安全合同金額的20%對企業進行支持,采購方為非中關村示范企業對設計企業支持資金最高500萬元;軍工合作方面,對于承接研發軍方項目設計企業給月 30%資金支持,最高200萬元;同時對高端人才支持,對申報參評“千人計劃”的對入選者給予100萬元的支持。
對于其他資金的支持,由市區兩地方財政資金國家集成電路基金等國有資本聯合補貼,包括產業集聚、人才基地、品牌峰會等方面都給予相應的支持;同 時支持園區每年舉辦的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高峰論壇,并逐步將其打造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風會,這些以上講的這些,都是我們給予支持的相關政策。
“我們現在也在探討一個園區建設運營的新模式,即搭建‘一園一平臺,一園一基金’,同時我們也正在探索孵化+導師+創投的模式。”
栽下梧桐樹,要引鳳凰來
安總透露,目前到2018年園區的第一階段目標是高標準做好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項目的設計施工,基本完成辦公樓、小型研發樓,孵化器等設施的建設。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聚集效應初顯,力爭引進2-3家國際頂尖企業。
到2020年是第二階段的目標,聚集以集成電路設計為核心企業近150家,其中大型企業5-8家,中小企業40-50家,孵化企業10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