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同心筑夢 跨界未來”中國兒童文化作品創新峰會暨第五屆“少年中國”推優作品發布及“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少兒繪畫作品頒獎典禮,在北京好苑建國酒店二層會議廳隆重舉行。峰會邀請了科學家、藝術家、科普作家、心理學專家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中國兒童文化作品創新發展的話題。
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及嘉賓有: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黨委書記李志毅先生,韜奮基金會副秘書長黃國榮先生,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辦公室主任韓麗娜女士,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黨委委員、“青年之聲”網絡文化服務聯盟秘書長邵德海先生,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劉曉勘先生,北京市總工會社會部副部長張家森先生,“少年中國”評委會副主任、國務院扶持動漫產業發展部際聯席會專家龐邦本先生,以及來自愛心支持單位的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總監Abigail Stevenson女士,騰訊視頻兒童頻道主編厙寅斌女士,企鵝童話創始人賀亮先生;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云飛女士。
(韜奮基金會副秘書長黃國榮先生致辭)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辦公室主任韓麗娜女士致辭)
第五屆“少年中國”文化作品推優活動于今年9月初啟動,征集以兒童少年為目標讀者的文學、動畫、漫畫、繪本、科普、新媒體等作品,共收到來自于20個省市的企業、出版社、院校以及個人的各類作品近千件。同時,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辦公室合作,面向全國少年兒童開展以“食品安全與食育”為主題的少兒繪畫比賽,共收到一千六百余幅兒童繪畫作品,作品來自全國近百所學校及培訓機構。
經過資格審定和專業評委的初評、終評,第五屆“少年中國”文化作品推優活動最終優選出文化藝術類作品31部,其中包括圖畫書類10部、文學類10部、新媒體作品11部;科普類作品共優選8部,其中含圖畫書類及新媒體作品;推薦作品(未出版)共16部,包括圖畫書13部、文學作品3部。“食品安全與食育”繪畫比賽經過美術教育專家及食品安全專家的評選,評選出70幅優秀兒童繪畫作品,其中雛鷹特等獎5幅、雛鷹金獎5幅、雛鷹銀獎10幅、雛鷹展翅獎50名。
活動現場舉行了隆重的作品推優發布會,首先為獲得推優的31部作品、推薦的16部作品授牌,接著為獲得“食品安全與食育”繪畫比賽的70位小作者頒獎,最后授牌社會責任獎單位,這個社會責任授牌彰顯了社會各界合作伙伴積極為青少年少兒文化工作努力的初心。騰訊兒童、愛奇藝、企鵝童話等20家單位獲得授牌。
“同心筑夢 跨界未來”是這次中國兒童文化作品創新峰會的主題,峰會分為兩個板塊,第一板塊是主題演講,第一位演講者是出版界專家——中國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歐京海先生,他演講的題目是“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表現”。第二位演講人是新媒體類推優作品《烏龍院之活寶傳奇》的創作者、友諾文化創始人張磊先生,他演講的主題是“兒童文化作品創新跨界路徑”。
(中國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歐京海先生演講 “科學的頭腦,藝術的表現”)
(友諾文化創始人張磊先生演講 “兒童文化作品創新跨界路徑”)
峰會的第二個板塊是圓桌論壇,邀請到的六位嘉賓分別是:騰訊科普頻道主編、騰訊科普信息化項目負責人何建紅女士;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元培學院副院長蘇彥捷女士;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胡小琪女士;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全球首席微生物科學家任婧女士;中國國防科普委員會主任、國防科普作家田小川女士;職業美術畫家、國際天文學美術家協會會員喻京川先生。這六位專家與主持人馬云飛對話,共同探討科學、藝術、文化、教育、科學普及的跨界融合話題,從不同角度給出獨特的解讀。
本屆峰會必定對中國少兒文化跨界創新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圓桌論壇)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五屆,從2013年起,每年的“少年中國”都吸引大批業內人士、原創企業和個人積極參與,“少年中國”的推優作品不僅得到表彰,也得到各種形式的宣傳推廣,受到少年兒童的喜愛。
“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由海淀區委宣傳部支持下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發起并創辦,五年來,聯合社會各界力量,不斷創新、豐富、完善,把“少年中國”打造成一個享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品牌。
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馬云飛介紹說,“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緣起于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曾經強調,培養好少年兒童是一項戰略任務,事關長遠。的確,要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必須重視少年兒童的培育,使他們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的宗旨就是用優秀的少兒文化精品力作浸潤少年兒童的心靈,哺育他們的精神,培養他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激勵他們追尋著自己內心的美好夢想,努力前行。
五年來,“少年中國”組委會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無論是原創的挖掘、作品的征集評審,還是作品的推廣傳播,為IP衍生服務,全都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好。他們從建立科學評價體系、組建專業評審團隊入手,確保入選作品的品質,同時匯聚行業優質資源,搭建互聯網+兒童文化創新服務平臺,以互連網和數字科技促進文化創新,推進優秀少兒文化作品的數字化、網絡化、新媒體化發展,實現IP泛化與轉換,為少兒文化作品拓展市場空間。在當今社會上各種少年兒童文化作品評選名目繁多的背景下,他們仍然把“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做的獨具特色。
其實,不論是推優還是評選,其目的是為了刺激原創產出,跨界數字化服務與推廣,為少年兒童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推優確實起到了促進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獨立創作者愿意提交作品參與推優活動,獲得表彰的作品也可以代表近年來業界的較高水準。為了鼓勵原創,從第四屆開始,“少年中國”特別設立“未出版”這一門類,專門鼓勵尚未正式出版或者發表的原創作品,不但給予表彰,更為這些作品尋求孵化的可能性。為原創提供更大的成長空間,更廣的發展路徑,豐富少兒文化作品這個百花園,這是“少年中國”少兒文化作品推優活動努力方向。
跨界融合 共創未來
今年“少年中國”活動期間,北京數字創意產業協會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辦公室合作,在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的愛心支持下,聯合舉辦了以“食品安全與食育”為主題的少兒繪畫比賽。此次大賽面向全國少年兒童開展,借助兒基會“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的推廣力度,覆蓋到35個城市、69所學校及培訓機構,征集作品1600余幅。
“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由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指導,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聯合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共同主辦,中誠公益創投發展促進中心承辦,自2016年啟動以來,連續兩年作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央層面的重點活動。通過發揮基金會的慈善組織優勢、營養協會的專業優勢、媒體的傳播優勢、愛心企業的資源優勢等,共同守護廣大兒童少年“舌尖上的安全”。“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辦公室主任韓麗娜在頒獎典禮上強調:“本次少兒食品安全繪畫大賽是一次全新的嘗試,也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一千六百多份投稿滿溢著孩子們對食品安全知識的渴望和對藝術創造的熱情,在讓我們深受感染的同時,也激勵我們為持續助力兒童食品安全,增強兒童文化素養貢獻力量!”此外,作為本次活動的愛心支持方,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總監Abigail Stevenson對此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球性的重大議題,我們無法僅憑一己之力完成,需要各界的合作和對話,而孩子們理應是這場對話中的重要參與者。我們很高興在過去兩年中連續支持‘全國兒童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借此提高孩子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據悉, 20名獲獎兒童在各自家長的陪伴下將于次日前往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進行參觀,親身感受科學實驗的工作氛圍,學習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識。
這次強強聯合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它借助雙方的優勢,極大地提高了宣傳力度,擴大了影響力,很好地向少年兒童傳播了“食品安全與食育”知識,既是一次科普教育活動,又是一次藝術創作比賽,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這次獲獎的少兒繪畫作品也在峰會現場展出。看到一幅幅童趣盎然、生動活潑的畫作,我們能夠感受到孩子純真的心。“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馬云飛站在畫作前發出感慨。
“跨界融合”是組委會的一個戰略服務意愿,一個明確目標。
這次峰會的圓桌論壇,主辦方邀請的嘉賓以及設計的對話主題,都體現著跨界融合的理念。所謂跨界融合,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涵,在“互聯網+”這個特定時代,在少兒文化這個領域,我們的跨界融合指的是科學、藝術、文化、教育在原創作品里的融合,就是借助文化與科技、科學與藝術的交融貫通,為少年兒童創作出優質的科普作品。
這次來到圓桌論壇現場有著名的科普作家田小川女士,她是中國國防科普委員會主任、國防科普作家,航母專家,曾經出版10多本航母書,被稱為“航母小川,中國航母的弘揚者,中國航母文化的傳播者”。還有科幻畫家喻京川先生,他是北京天文館美術師,國際天文學美術家協會會員,是中國首位舉辦個人太空美術、科幻美術畫展的畫家。除了藝術家,還有心理學教授蘇彥捷女士,她是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元培學院副院長。另外還有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胡小琪女士,瑪氏全球食品安全中心全球首席微生物科學家任婧女士,騰訊科普頻道主編、騰訊科普信息化項目負責人何建紅女士。
方方面面的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的話題是如何為少年兒童創作優質的科普作品,如何吸引更多的藝術家投身科普創作,政府和相關機構如何為文化與科技、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創造便利條件,搭建起有效的平臺。相信這次論壇上專家們的真知灼見會為未來的少兒文化作品的科普化創作提供有益的指導。
“同心筑夢,跨界未來。”為了孩子,為了明天,為了每一個人的夢想,我們會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