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投資 > 正文

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規劃發布 金融超市“對癥下藥”破解融資難

日期:2017-12-11  來源:央廣網
[字體: ]

“要研發一款新藥,需要兩個‘10’,一個是10億美元,一個是10年時間。萬一研發方向偏了或者研發出來的藥物副作用太大,那這兩個‘10’就都沒有了。”談及生物醫藥融資難題,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總經理王文禮說。

 

日前,在生命科學園(中關村科學城)生物醫療大健康2017峰會暨發展論壇上,王文禮介紹了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期規劃方案,其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金融超市作為引入“金融活水”的渠道被重點提出。

據介紹,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金融超市于9月底在園區投入使用,目的在于讓資本和企業進行對接,其運營方目前已組織了6家園區企業,以項目路演的方式,在此次分論壇上面向50余家金融機構進行了推薦。

門檻高周期長 生物醫藥類中小企業融資難

據移動信息化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全國投融資1789起,醫療健康行業投融資事件共53起,僅占3%。要想解決生物醫藥行業整體發展問題,首先就要突破行業內創新型企業的融資難題,但是由于產品創新走在了資本和市場的前面,大多數投資機構由于專業范疇所限,在沒有銷售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支持下,很難看懂初創期項目的價值和前景,因此生物醫藥類中小企業的融資始終是個難題。

生物醫藥企業的融資主要集中在產品研發、市場加速、產業化應用、籌建臨檢所和GMP廠房、拓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等幾個階段。生物醫療大健康類別企業的融資難具體表現在:潛在可投資項目難覓、項目數據披露不足,投融資機構對其風險評估不夠準確、客觀,生物醫療行業本身門檻較高,有技術前瞻性的投資人和機構嚴重缺乏,技術瓶頸和實際投資案例不足,導致投資機構寧愿不投也不想失敗的想法嚴重。

“希望一個專注技術的科研專家同時要懂市場,要懂資本運作,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這位創業者是個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人,愿意花時間來徹底搞懂資本運作的關鍵問題,他也可能會因此耽誤時間而影響公司發展的效率。”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孵化器公司總經理李一平說。

金融超市對癥下藥 資本、企業方可高效對接

 

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一個第三方,在相對公平的情況下為投融資雙方進行對接,既保證資金方盈利,又保證企業不會被資金方進行掠奪性開發。基于此,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推出了生物醫療大健康產業金融超市,旨在讓資本和企業進行高效對接。

 

據介紹,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其下屬園區將主要負責項目的召集、篩選,保證金融超市平臺上企業的質量;而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孵化器則將聯合第三方對資金提供方進行資質篩選,避免違規資金和有不良記錄的機構進入平臺,從而影響平臺后續運作。以此次論壇的路演為例,開始之前,園區對參與路演的項目進行了挑選,而參與本次路演的50家金融機構,也是金融超市運營方從200多家合作機構內篩選而出。

王文禮介紹,這個平臺盡量將風險從各個階段都控制在各方可承受的范圍內,建設一系列較為完整的金融服務鏈,幫助園區企業能夠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讓最小的企業有天使可談,讓中小型企業有創投基金、股權基金可對接,讓大型企業也能找到并購基金合作。”一位園區負責人說。

為覆蓋企業成長全過程和產業發展全鏈條,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金融超市整合了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擔保、科技租賃、科技信貸、母基金、互聯網金融等業務,以及第三方合作機構的市場資源。據悉,目前該金融超市已有100余家投資機構簽約入駐,每月定期舉辦培訓、路演等相關活動。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