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以下簡稱天合轉促中心)主辦的“中國科協創新驅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分中心推動會”在京召開。會議為期2天,來自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協、海淀區政府及中關村管委會的相關領導,各地產業園區、各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學術學會、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機構等部門及在京媒體代表與來自全國各地的47家分中心主管領導、分中心主任共計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大會。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馮師斌以學習十九大促進產學研為主題進行了發言。他肯定了各地分中心在貫徹執行中國科協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中的作用,并指出各地分中心要以國家戰略為重,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做到實處,實現服務工作常態化、系統化、專業化、精準化,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
中關村天合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心主任朱希鐸表示,天合轉促中心作為中國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的依托單位,在中國科協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主線,目前已經與在京科研機構、各學術學會、示范市科協及地方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明確了服務國家重點戰略區域、重點產業領域的新態勢,“可以說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今后將與各分中心一起并肩前行,為各地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助力”。
會上,中關村社會組織聯合會、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制冷學會、北京電子學會、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煤炭科學技術研究院、綠道資本、中關村(國際)控股公司等天合轉促中心合作方代表向與會者傳達了科技成果轉化的迫切需求。
中科協、天合轉促中心相關領導分別向濮陽市、長沙市、焦作市、鶴壁市、湘潭市、嘉興市、楊浦區等由中國科協新批復的七家分中心授牌。地方分中心負責人表示,在2018年將積極響應中科協號召,深入學習天合轉促中心的模式,增強多方互動,力爭在新的一年里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事業上取得新實效,將服務工作做到常態化、系統化、專業化、精準化,努力將“分中心創新驅動助力服務”升級為2.0版。
各分中心主任還將與天合轉促中心的主要負責人一起總結經驗,交流做法,部分地區探索出的新模式還將成為受典型案例供與會者研究討論。除此之外,各分中心主要負責人還將與天合轉促中心簽訂續約受聘責任書。
據了解,天合轉促中心成立于2014年,其獨創的T-CAM評價系統獲得了河北衡水、河北張家口、陜西榆林等地方政府的認可,相關方領導多次帶隊參加在天合轉促中心舉辦的評價會議,確保了當地招商項目的安全落地。此外,天合轉促中心還多次運用視頻助力系統對科技成果進行遠程評價;聯合國內投資機構與來自美國硅谷的科研團隊舉行網上拍促會,利用硅谷智慧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助力。
截至2017年12月,天合轉促中心在全國建設的科轉服務分中心已超50家。通過天合轉促中心的示范作用,各地分中心正在積極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并重點聚焦國家重要戰略區域和重點產業發展領域,提升科技類公共服務產品的供給能力及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