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政策 > 正文

中關村核心區聚焦移動互聯時代的知識產權保護

日期:2014-05-07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字體: ]

 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中關村(000931,股吧)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在論壇上發言

  睿創專利運營基金宣告成立

  4月25日,中關村知識產權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

  4月25日,在第14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到來之際,由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和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共同指導,中關村核心區知識產權服務協作組織主辦的中關村知識產權論壇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舉辦。

  目前,以移動互聯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時代標簽,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知識產權“戰爭”正在成為全球移動互聯網企業關注的焦點。此次論壇以“移動互聯時代的知識產權保護”為主題,來自中關村移動互聯領域的企業家、專家學者,以及法律和知識產權服務業的相關人員,就移動互聯時代的知識產權保護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同時,此次論壇還發布了2013年海淀區知識產權狀況白皮書。

  中關村核心區專利創新成果顯著

  美國高智發明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專利公司,目前該公司擁有的8萬多件專利中,已經有4.6萬件專利在產生業務收入。2003-2013年,該公司投資的專利平均年收益率達到兩位數以上。

  美國高智發明公司中國區總裁嚴圣在論壇上表示,專利不僅是高科技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更是一種優質資產。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和專利儲備的重要性相當于軍事儲備、外匯儲備和糧食儲備,企業只有掌握充足的專利和技術儲備,才能走向國際。

  近年來,正是因為認識到專利和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中關村核心區圍繞國家和首都知識產權戰略,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知識產權示范區為目標,開拓創新,促進區域知識產權創造、管理、運用和保護水平全面提升。

   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中關村核心區加強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強化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中的主體地位,知識產權創造在數量增長的同時,知識產權創新質量也在穩 步提升。以專利為例,2013年海淀區專利申請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共提交專利申請41352件,占北京市的33.5%,同比增長13.3%,位列北京市第 一。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301件,占北京市的43.4%,同比增長15.6%;實用新型專利申請9935件,占北京市的20.9%,同比增長 15.6%,位列北京市第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2116件,占北京市的25.9%,同比增長11.3%,位列北京市第一。

  截至2013 年12月,海淀區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總計46013件,占北京市的53.9%,位列北京市首位。特別是在2013年第十五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海淀區駐區 單位榮獲2項專利金獎、2項外觀設計金獎。在北京市第三屆發明專利獎的評選中,海淀區駐區單位共獲得獎項14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 項。

  此外,海淀區在2013年共有21個項目獲得2013年度“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項目數全國最多,其中一等獎4項,占全國的 50%。在2013年北京市標準制修訂補助評審中,海淀區26家單位的61個標準項目獲得了資金補助,獲補助項目數占北京市的41%,其中國際標準10 項,占北京市國際標準的77%,申報標準總數及國際標準數都創歷史新高,位列北京市第一。

  知識產權保護獨辟蹊徑

  一位70多歲的老作家,辛苦十余年創作了一部文學作品,出版后幾天內卻發現被多家網站轉載。他通過多種途徑試圖維護自己的版權,花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最終卻不了了之,無奈選擇封筆……

  在中關村知識產權論壇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李鳴生講述了發生在身邊的一個故事。在他看來,隨著網絡的發展,網絡侵權案件很普遍,法規疲軟,追究有限。因此他呼吁相關機構能夠重視網絡侵權,并出臺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打擊網絡侵權。

  文學作品版權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關村核心區同樣進行了諸多探索。2013年,海淀區知識產權局以海淀園法律工作領導小組為依托,統籌協調,積極推進與工商、公安、文委、質監、商委等各部門的聯合執法,加大海淀區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力度。

  在打擊侵權方面,2013年海淀區制定了“海淀區知識產權執法維權"護航"專項行動方案”,深入開展“雙打”行動,各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3000余人次,對電子賣場、商場、大型超市等進行執法檢查,共查處專利案件7起,商標侵權案件187起,著作權侵權案件3起。

  針對駐區企業反映的知識產權被侵害以及維權過程中遭遇的問題,海淀區組織專門力量對企業維權糾紛進行分析協調,促進企業糾紛解決,共為5家企業提供知識產權維權援助。

   為了加大知識產權司法審判力度,海淀區人民法院2013年成立了中關村法庭,成為北京市首家以審理知識產權案件為主的派出法庭,主要審理知識產權、媒體 和網絡侵犯人格權和特許經營等類型案件,并由海淀區人民法院民五庭與中關村法庭共同審理知識產權案件。2013年,海淀區人民法院兩庭共受理知識產權案件 4671件,審結案件4613件,結案率達到98.8%。

  2013年,海淀區人民法院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積極探索新機制、新辦法,啟動知識產權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綜合審判試點工作。在堅持抓好審判質量的同時注重開展以涉互聯網案件為主題的特色審判、以“三審合一”和專利案件審理為重點的專業審判。

   在知識產權刑事保護方面,海淀區檢察院以兩法銜接和提前介入工作機制為平臺,聯合公安機關經偵、網絡安全等辦案部門,積極開展網絡知識產權犯罪的專項打 擊活動。同時,繼續深化檢企聯絡制度,積極走訪區域內企業,傾聽企業訴求,提供法律咨詢,提高知識產權權利人的維權意識,增強了被害人收集證據的能力,幫 助多家被害企業實現利益訴求。

  率先探索知識產權運用模式

  目前,我國企業通過專利訴訟平均獲得賠償大約8萬元人民幣,而美國高通公司2013年在中國實現營收120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收入來源于專利費。

  “通過這樣一組數據的對比,可以看出專利運營模式的重要性。”美國盛智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高煥勇說。

  專利運營顯然是對我國相關機構和高科技企業提出的一項挑戰。在這方面,中關村核心區同樣做了諸多嘗試。

  2013年,海淀區在“營改增”試點造成技術合同登記額下降的嚴峻形勢下,建立協同合作工作機制,簡化辦理流程、縮短辦理時限、主動上門登記等創新工作模式。截至2013年12月,海淀區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額1248.5億元,同比增長10%,占北京市44%。

   與此同時,中關村核心區積極探索知識產權商用化途徑。海淀區政府投入2000萬元作為引導資金,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共同籌建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用于重點 產業領域關鍵共性技術以及具有應用前景的前沿技術的購買和聯合開發,以早期介入的方式提供專業化、全過程的知識產權商用化增值服務。通過知識產權運營基 金,鼓勵和引導企業知識產權的資本運營活動,釋放知識產權資產價值,培育和完善知識產權資本市場。

  此外,海淀區知識產權局積極搭建知識產權融資輔導平臺,開展質押融資培訓,為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提供對接服務,并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本補貼政策,促進企業知識產權運用,2013年共為18家企業補貼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成本共計745.6萬元,支持企業貸款2.5億元。

   2013年,為促進企業專利成果轉化運用,海淀區知識產權局實施海淀區“1+10”政策體系中的專利成果轉化專項,對技術先進、市場需求度高的發明和實 用新型專利轉化項目,根據其成本、經濟效益等給予資助,共支持海淀區22家企業專利技術成果轉化,支持金額共計440萬元。

  形成知識產權保護良好氛圍

  海淀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宋魚水表示,目前中關村核心區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這與中關村核心區近年來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密切相關。

   2013年,海淀區知識產權局繼續實施海淀區“1+10”政策體系中企業專利資助、專利成果轉化、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資助、馳著名 商標獎勵等政策。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措施,優化區域知識產權環境、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提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為海淀區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知 識產權支撐,并在專利保險放心保)試點、審查員實踐基地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促進海淀區知識產權事業發展。

  海淀區知識產權局積極組織北京市專利試點示范單位的申報工作,共組織了94家區內企業申報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積極走訪調研參評企業,幫助 85家單位順利通過試點驗收。截至2013年年底,海淀區共有市級專利試點企業近千家,專利示范單位66家,名列北京市第一。

   2013年,海淀區知識產權局深入推進企業知識產權標準化管理。組織行業專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者、中介機構專業人員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組織共同成立了企 業知識產權管理專家小組,安排專家100余人次,對區域重點企業進行“診斷式”的調研走訪,幫助企業參加國家、北京市知識產權管理規范的貫標工作。

  此外,在知識產權服務方面,2013年,科技部、北京市、海淀區持續推進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和集聚區建設,以鼎好大廈為核心載體的集聚區初具規模。截至2013年年底,共挖掘技術信息1600多條,服務企業2000多家,促成了30個項目落地北京,形成了鏈接全球、輻射全國的技術轉移局面。

  未來,中關村核心區將以知識產權和標準化一條街建設為抓手,推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工作。

  相關報道

  我國首只專利運營基金宣告成立

  4月25日,在北京市海淀區政府出資引導下,中關村首只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睿創專利運營基金正式宣告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只專注于專利運營和技術轉移的基金。

  該基金由北京市海淀區政府首先出資2000萬元作為引導,中關村管委會出資支持,金山、小米等多家從事智能終端與移動互聯網業務的企業作為首批戰略投資方參與,智谷公司作為普通合作人管理基金投資策略與日常運營。該基金以政府為引導,以企業為核心,委托具有國際知識產權運營經驗的公司管理,在中國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據介紹,睿創專利運營基金將通過有效組建和運營專利戰略資產,提升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借助投資有市場前景創新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體系;利用市場機制和創造性的商業模式,為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保駕護航。

  第一期基金將重點圍繞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等核心技術領域,以云計算、物聯網作為技術外延,通過市場化的收購和投資創新項目等多種渠道來集聚專利資產,希望在近5年內儲備一大批高質量的核心發明專利。

   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中關村海淀園管委會主任孟景偉表示:“發明是企業創造價值的重要來源,而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用和保護是促進發明創新的根本保障。近年 來,中國本土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和實施戰略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的組建將通過強大的專利資產組合幫助企業提升國際競爭力,通過提高 產品設計的自由度來增強企業在產業鏈上的話語權。”

智谷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宏江表示:“智谷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已經創建了一套適合于中國市場環境和創新體系的商業模式,為有效地管理睿創專利運營基金奠定了基礎。我們希望這只基金能成為專利運營在中國的先行者和實踐者,為中國更多的企業躋身于世界競爭舞臺保駕護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