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財經 > 正文

科學高地聚智慧 創新叫響地球村

日期:2011-01-28  來源:人民網
[字體: ]

  資料來源:中關村管委會官網
  制表:李仕權

  有一些板塊,其力量的聚合成長,孕育著牽動全局的能量。

  說起中關村,人們會想起三個面孔:中國科學城,電子一條街,IT產業的搖籃!分別代表了攀登科學高峰的智慧、市場經濟的活力、追趕世界的雄心!堅持改革開放,三者交融激蕩,催生出一個全新的中關村——

  這里,已成我國當之無愧的科學高地:先后有50多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此開花結果,1/3左右的國家“863”項目、“973”項目及近千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在此突破登頂。它們的背后,是中關村核心區32所高等院校、206個科研院所、6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55個國家工程中心或工程技術中心的智力集聚,是全國四成兩院院士和數萬科研人員的殫精竭慮。

  這里,已成我國高速發展的產業高地:20年間,中關村的經濟總量增長了900倍;2010年,示范區企業實現總收入突破1.5萬億元;從互聯網到物聯網、下一代網絡,從移動通信到清潔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中關村成為“中國離世界最近的地方”,其產業聯盟創制的66項產業標準,成為重要國際標準。中關村,用創新叫響地球村?鐕邪l機構跟蹤而來,與中關村企業展開家門口的國際競爭。

  2009年3月,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寒流中,國務院批復同意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支持中關村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說,中關村將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為北京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在全國最前面提供重要支撐。

  承擔新使命: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中關村,不僅僅是智慧之城。30年間,它是我國變革、創新,以科技引領未來、追趕世界先進水平的精神象征。

  還記得陳春先嗎?1980年12月,這位核物理專家第一個跳出圍墻,創辦了中關村首家公司,拉開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序幕。1988年,中關村成為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如今,中關村已是以海淀為核心區、覆蓋北京全市的“一區十園”,聯想、方正、百度等2萬多家高新企業形成了我國規模最大的高技術產業基地。近年來,中關村輸出技術成交額占全國1/3,成為推動中國產業變革、經濟前行的重要力量。“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1500米!”1996年,中關村的這一廣告語深植一代人記憶。那時,還沒有多少人知道“internet”代表著什么,又將如何改變世界與中國,14年后,中國的網民突破4億,中關村成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耕耘者播種者。

  經過30年發展,作為全國自主創新的“火車頭”,北京市在重新思考中關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關村在重新審視自己面臨的深層次挑戰。面對高新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中關村急需新規劃、新目標,實現新調整、新發展。

  2009年3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支持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用世界眼光給中關村定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歷史時刻,中央作出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戰略抉擇。我們深切體會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根本出路在自主創新。”北京市市長郭金龍說,北京將舉全市之力,推動中關村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

  示范區的新定位,給了中關村一個全新的激勵,全新的標準,他們的奮斗,不僅要追趕,而且要勇于逼近,敢于超越! 

  嘗試新機制: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激發活力

  中關村科研力量雄厚,卻分屬不同的條條塊塊,中關村的發展,關鍵是要搭建平臺,把資源整合好。

  先行先試,中關村體制機制的轉換,在每一個層級間展開。它靜悄悄地,卻又無比迅捷地推進著。國務院批復后僅4個月,由科技部牽頭,國務院21個部委協力參與,一個新的領導架構,在中關村誕生:2009年 7月,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部際協調小組正式成立,首次會議,由科技部部長主持,為中關村示范區提出4條工作思路。協調力量,中關村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撐。

  首都北京,更把中關村看做“重中之重”,在國務院批復后第一時間制定實施意見,組建領導小組,發布《建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行動計劃(2010—2012年)》,成立落實先行先試政策的10個專項工作組。2010年3月,中關村發展集團成立,重組了“一區十園”的原有開發建設單位。“綜合運用市場化手段推進示范區建設”,中關村運營有了新平臺! 

  中關村管理者認為,提升技術與資本的互動水平,是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關鍵。

  擁有高新技術,擁有市場大額訂單,獨缺資金!為成長中的企業助力,信用保險及貿易融資新機制在中關村破冰試點。做通訊基站建設技術的邦訊公司,巧用“應收賬款信用保險”,以將來能賺到的利潤作擔保,拿到數千萬元貸款,迅速做大做強。

  企業需資本助長,員工盼股權激勵。股權激勵試點在中關村一經啟動,便有350家單位踴躍參加。掌紋掌脈識別系統、聯機手寫簽名識別系統、復雜環境條件下的車牌識別系統——這3項新技術,作價498萬元,成為公司注冊資本的一部分,其中,研究所只占40%,60%由3項技術發明的核心技術骨干和核心管理人員分享。

  一系列新舉措,陸續施行:

  開展重大科技專項經費列支間接費用試點。已分4批選擇了252個重大項目先行開展試點工作,其中包括清華大學、中科院光電研究所等多家承擔科技重大專項單位;

  支持新興產業組織承擔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目前中關村產業技術聯盟達50余家,中關村企業承擔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超過100項;

  深化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試點,51項中關村的自主創新產品入選首批國家自主創新產品目錄,組織了10批政府采購中關村自主創新產品的簽約大會,采購中關村自主創新產品累計達84.5億元;

  ……

  2010年的最后一天,將鐫刻于中關村的歷史,首都創新資源平臺正式成立。國務院原則同意中關村進一步深化先行先試改革,從2011年初起實施“1+6”系列政策措施。這個“1”,就是中關村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促進中心,也就是首都創新資源平臺;“6”,指在中關村深化先行先試改革的6條政策:推進科技成果處置和收益權改革;開展完善股權激勵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研究制訂股權激勵試點方案審批細則;原則同意在中關村開展科研項目及經費管理改革試點;在中關村代辦股份報價轉讓試點工作基礎上,加快推進全國場外交易市場建設;在中關村先行開展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試點。

  發力新奮斗:匯聚英才助推戰略性新興產業

  2000億!這是百度2010年底收錄的中文網頁數量,包含的信息量相當于1800座中國國家圖書館,這里每天響應來自138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次的網民訪問!從一張白紙,到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開創中國互聯網企業新的商業模式;在中關村創造這一切,“海歸”李彥宏僅用了不到4年時間。

  50萬本科畢業生、10萬碩士、1萬博士,中關村的每一個企業,都是人才的聚寶盆。他們不僅來自中關村本土密集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也來自華夏南北、海內海外。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說到底是人才問題。中關村把高端人才作為自主創新的第一資源,創新體制機制,力聚高端人才,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

  2009年6月,北京在全市啟動“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全市引進和認定的海外高端人才中,有87人在中關村創新創業,其中42人入選中央“千人計劃”,居全國首位。從2009年10月起,以下放行政審批權、提高引進效率為重點的人才引進試點工作在示范區核心區推開。目前,中關村留學歸國創業人員超過1.5萬人,占全國近1/4。2010年3月,中關村又承諾7個工作日內完成擬引進人才的檔案審核,并對急需人才“特事特辦”。

  高端人才的聚集,顯著提升了中關村自主創新能力。在我國確定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關村已有一批世界領先的技術成果在孕育、孵化,一批世界前沿技術扎根成長: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曙光公司發布的“星云”高性能計算機系統,其峰值計算能力全球第一;同方股份推出利用云計算技術開發出的第一個系列產品——云終端網絡計算機VD1000,開始新一代網絡計算機的應用性探索;鄧中翰創辦了中星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其研發的系列數字影像芯片,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本人也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在生物醫藥領域,普羅吉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血管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聚乙二醇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成為靶向明確的國家一類抗癌新藥;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之時,中關村自主研發,誕生了全球首個獲準生產的疫苗;

  在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碧水源研發出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VDF中空纖維膜、膜元件和MBRU膜組器,結束了我國膜產品長期以來依靠進口的歷史……

  科技瞄準前沿,企業面向世界。經歷21年發展的聯想,收購了產業巨人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的個人電腦業務,成為銷售網絡遍布160多個國家的國際化企業;以手寫識別著名的漢王,瞄準全球市場,應對電子閱讀新趨勢,電紙書領先一步,銷量已進入全球三甲;百度以做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為目標,把框計算作為近兩年的技術突破口,期待同時滿足用戶在信息、數據和應用方面的要求……

  中關村的企業,在思考自己的未來。北京,在籌劃中關村的明天。未來5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將按照“深化改革先行區、開放創新引領區、高端要素聚合區、創新創業集聚地、戰略產業策源地”的戰略定位,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全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面向未來,中關村再次遠航!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