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中關村資料 > 正文

中關村:創業類企業的發源地

日期:2011-11-10  來源:證券時報
[字體: ]

 提起中關村,不能不讓人想起創業板,而提起創業板,也不能不讓人想起中關村。

  中關村是我國創業創新類企業的發源地、是我國第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在創業板擁有成批上市企業的產業園區。伴隨著創業板市場的發展,創業板中的“中關村板塊”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強。就目前我國創業板的情況及中關村板塊在創業板中的地位來說,“中關村板塊”已經成為創業板市場的主力軍。中關村已經和創業板市場形成了相互促進、共贏發展的局面,創業板的推出為中關村利用資本市場促進企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中關村不斷培育和成長的大量優秀企業也成為創業板市場的上市公司資源基地。

 

  截至目前,中關村科技園區已有39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或過會,其中37家已經公開上市。如果按照9月30日的數據來計算,中關村在創業板上市公司家數和整體市值均位居創業板市場地域板塊的第一名。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到現在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中關村已成為跨行政區的首都高端產業功能區,其對北京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影響與日俱增。

  創業類企業的發源地

  我國創業類企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80年,它的發源地就是中關村。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精神的鼓舞和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影響下,北京中關村地區一大批科技人員沖破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和傳統觀念的影響,陸續走出大院、大所、大學,“下海”創辦科技企業。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中關村陸續出現了以“兩通”、“兩海”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群,逐漸形成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這些最早出現在中關村的科技企業不要國家投資,不要國家編制,自籌資金、自由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行“技、工、貿”相結合,突破了中國長期以來科研由國家統辦統包,科技與經濟脫節的舊格局。

  “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出現立即在全國科技界、經濟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很多人把“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稱為中國新技術革命的搖籃和心臟。事實上,中關村不僅是我國技術創新的一個發源地,也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試驗田。

  隨著中關村科技企業的發展,其對全國的影響也在擴大和加深,伴隨著中關村的發展,全國各地也相繼涌現出了“中關村現象”創業類企業迅速涌現進而出現遍布全國各地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科技園區,從而帶動了全國更多創業類企業的發展。

  近30年來,中關村一直給我國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起著示范與帶頭作用,發揮著聚集效應及擴散效應。多年前,“中關村”這個名字對于中國人來說,也許還僅僅只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但多年后的今天,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歷程的不斷推進,“中關村”這3個字已經濃縮成為中國經濟、科技、教育體制改革的一個符號。

  中關村成主力軍

  就目前情況而言,中關村板塊已經成為創業板市場的主力軍。無論是上市公司家數、總市值還是融資金額,創業板中關村板塊均居創業板市場第一位。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0月31日,中關村示范區有37家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占全國的13.7%,以區域板塊看,中關村板塊家數排名第一;以2011年10月31日收盤價計算,創業板中關村板塊總市值為1538億元,占全部創業板總市值的18.1%,市值規模排名區域板塊第一;截至2011年10月31日,中關村37家上市企業共募集資金303.82億元,融資余額居創業板區域板塊第一。與此同時,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化發展態勢顯著,企業集群不斷壯大,初步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2010年,示范區企業總收入1.59萬億元,比2005年增長2.3倍,占國家高新區的1/7。2010年,示范區年收入過億元的企業1413家,比2009年增加160家。

  股票市值是衡量資本市場發達程度的重要指標,創業板資本市場中各板塊市值的大小也基本上能反映該板塊資本市場的發育程度及創業企業的活躍程度。以此衡量,中關村板塊當之無愧地成為創業板市場的主力軍。

  事實上,中關村也是創業板市場重要的上市公司資源基地。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創業板的發展和壯大離不開創業公司的不斷上市。中關村很多企業都是中國新興產業的優秀代表,是創業板寶貴的優秀上市資源。近30年來,中關村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突破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培養和聚集優秀創新人才特別是產業領軍人才,大力推動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培育創新型企業群體和知名品牌,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從目前現狀和未來發展前景看,中關村將繼續成為創業板重要的的上市資源基地。

發布人:  驗證碼:  
200漢字以內

中關村社區 版權所有 / 京ICP證05038935號

關于我們 | 廣告招商 | 聯系方法